石佛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石佛乡

1、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石佛乡区位概况

石佛乡地属浙江省衢州市,位于龙游县西北部,东与横山镇相连,南与塔石镇毗邻,西与衢江区峡川镇接壤,北与建德市上马、溪口乡交界,属丘陵半山区。辖石佛、大力山、三门源、夏家、姚村、峰塘山、上溪、塘边、公平、白马、西垣、金村、下洪、杜山坞14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152个村民小组。石佛乡政府驻地石佛村,东南距离县城16.4公里。总面积6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6万亩,公路通县城。杭新景高速公路分别穿越境内下洪村、杜山坞村。

产业经济

全乡有220家工商企业。其中规模企业5家(云丰、天禾、金龙、唯佳、杜峰),规模以下企业11家。主要以造纸、建材、水产特种饲料为主要产品。2005年全乡新创办企业4家,其中招商引资企业2家,全年工业投入预计达3500万元。

农业生产以稻粮、油菜籽、柑桔、生猪、淡水鱼、龟鳖6大骨干农产品为主业,优质稻、超级稻等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大力山的“高山茶油”、白马村的“中华鳖”、“巴西龟”、金村的“红辣椒”、丰塘山的“红花菜”、“潘氏柑桔”等农产品颇有名气。全乡有350万只龟鳖养殖基地,600亩日本天草基地,600亩东魁杨梅基地,400亩小辣椒基地。石佛乡于2002年成立养猪协会,现有会员83户,农民增收300万元。2003年成立生猪专业合作社。目前,全乡有猪场50多个,生猪存栏2.3万头,年出栏4万头,年产值1800万元。

基础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750万元,完成了1.4万亩的土地整理工程项目。投资250万元,对29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全乡有大小塘库300多座,塔石溪上源三门源、黄塘源、金村源三水均发源于石佛乡,并有灌溉之利。全乡自建钻掘深井饮用地下水达1650余户。全乡14个行政村进行了农网改造,总投资达400万元,并实行城乡同价,集镇公用变300KW,用电满足农民需求。康庄路工程已投入资金350多万元,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

全乡有初中1所、中心小学1所、5所村小1所,完小2所。共有中小学教师100名,中小学学生1756名,学校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幼儿园9所。

全乡有11384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有15位五保老人入住泽随敬老院。全乡有389户贫困户共600人享受低保待遇。

石佛乡

全乡14个行村中,12个村已通有线电视,安装有线电视1460户。村村通电话,电话3500部。

旅游资源

三门源旅游景区位于石佛乡境内,地处龙游、衢州、建德三地交界处,自然景观秀丽,是一个集古文化、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佳境。景区内有中央建筑部唯一指定取样的清代建筑——叶氏民居,有江南民宅之称。

1997年8月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有江南罕见的火山颈,有江南第一瀑布之称的白佛岩瀑布,有尚待探险家冒险探测的多处山内洞群,有四季不断的深山仙泉,有奇特、自古留今的观音草坪,有古代黄巢起义的宿营地等,现存直观景点达20多处。

2、四川省南充市陇县石佛乡区位概况

地属四川省南充市,位于仪陇县东南

石佛乡
地理位置

,辖旭日、华强、龙金、平鸽、双祠、钱粮、继红等行政村。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石佛乡12577 人。

行政区划

石佛乡下辖村:

田湾村

龙金村

强华村

新春村

石板村

钱粮村

继红村

旭日村

青松村

金龙村

平鸽村

光明村

双祠村

人口数据石佛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2577

6499

6078

家庭户户数

3481

家庭户总人口(总)

12577

家庭户男

6499

家庭户女

6078

0-14岁(总)

3462

0-14岁男

1975

0-14岁女

1487

15-64岁(总)

8210

15-64岁男

4064

15-64岁女

4146

65岁及以上(总)

905

65岁及以上男

460

65岁及以上女

445

[1]

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石佛乡地属内蒙古赤峰市,位于宁城县西南,总面积137平方公里,有16400口人。2003年GDP总量为24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8元。下辖:石佛、石门沟、邢家沟、烧锅、草碾、西三家、温杖子、谢杖子、罗杖子、马杖子、潘拐子、西大营子、卧龙泉子13个村委会。

4、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石佛乡概况

石佛乡地属辽宁省葫芦岛市,位于建昌县东北,石佛乡辖:灰窑子、石佛、梅杖子、柳条沟、汤土沟、张家店、槐树沟、大杖子。

旅游

云山洞位于辽宁省建昌县石佛乡,神奇的云山洞湖,波光点点,碧波万顷,水天一色,两座青山,怪石嶙峋,云山禅寺于唐朝修建,历经北宋、元代、明时重整,该寺金碧辉煌,香客不断,烟火旺盛,云遮雾绕。云山洞由无数小石珠盘旋而成,有象一条龙腾跃的"滚龙 洞",有由钟乳石垂成的如心肝肺状的"牛心洞",有峭壁上似架一座桥梁的"天桥洞",有如一朵莲花盛开的"莲花洞",有水清见底,无数野鱼游乐的"水帘洞"。云山洞内钟乳石多姿多态,风格各异,洞内室外可同时并行几辆汽车,狭窄处一人迈井也有困难,地河涛涛震震,地潭水清似玉,清澈透明,可继本溪水洞之后的又一天然溶洞-灰窑子溶洞,神奇的矿泉水可医治多种疾病,特别是三伏天饮上一口甘泉,惬意至极。

5、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区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区(沈北新区),乡政府驻石佛寺一,人口1.27万人,面积49.08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石佛寺一、石佛寺二、马门子、沙岗子、房身、孟家台、立新、四龙湾、大黑台子、小屯、张家、鲁家、兴胜、仇家、东兴。与兴隆台锡伯族镇、锡伯族黄家乡相接。

6、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石佛店乡地属河南省信阳市,位于固始县东南,石佛店乡2006年,辖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余庆村、松山村、中闸村、胜湖村、夏营村、龙坛村、莲花村、漂桥村、清河村、邓庙村、胡洼村、瓦坊村、柳沟村。

7、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石佛寺乡基本情况

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东南部,南部与湖北省郧西县接壤,也叫石佛寺乡,以境内古庙而得名,乡政府驻地蛟沟村,距县城120公里,辖板庙、康坪、黄泥河、大洼岭、碾子坪、蛟沟、麻庄河、太阳关8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全乡2289户,8890人,乡域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45亩。漫(川)—照(川)公路境内贯通。

自然环境

地处鹃岭以南,郧岭以东,陕鄂两省交界处,辖区山峦叠嶂,林木茂密,地形多为缓坡、洼地、山地约占面积的90%,土壤肥活,土质多为棕沙壤,黄沙壤,间有部分红粘土,海拔700—130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0.4℃—13.6℃,年降水量671—865毫米,年无霜期195—214天,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

经济状况

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作物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75%,种植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5%,产业结构单一。2000年以后,产业结构逐步调整,林、牧、副等多种经营产值有较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烟叶、魔芋、薯芋、板栗已成为支柱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全乡已开发板栗基地3万亩,嫁接板栗50万株,薯芋栽植面积9000余亩。魔芋500亩,主导产业取得初步效益,中药材产值达27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0%。

2000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了“药业兴乡、烟菌强财、林牧富民”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治理投资环境力度。采取资源入股、工时入股、租赁等形式广开山门,招商引资。开发金、铁、铝、锌、钒、大理石、重晶石、水晶石、萤石、磷等矿产资源。

基础建设

全乡有九年制中心学校一所,辅导小学一所,初小12所,已进入普九阶段。文化广播事业发展迅速,全乡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350个;有线电视站2个,入户450户,建传呼台一座,程控电话交接机2处,778门,门现入户480户,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防疫保健网络基本形成。农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黄姜为主的中药材面积9000亩,粮经比调整到1:9。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施以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全乡退耕还林6378亩。荒山造林13000亩。通过扶贫开发,大力实施“四改三建”,目前全乡已实现水青、山绿、路平、村美、人富。

1976年修通石佛至照川,石佛到漫川公路。路长45公里,村村通公路,公路建设带动了运输业发展,全乡已有客运中巴2辆,各类机动车辆70余辆,摩托车220辆,95年架通石佛寺到漫川薄岭电站30千伏输电线,通过农网改造,现输电线已达50千伏。

8、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佛乡石佛乡位于麦积区西北部,东邻花牛镇和清水县,西南频邻葫芦河,北与秦安县接壤,境内三沟分割四山,半山半川,总面积101.31平方公里;境内海拔最高1723米,最低1121米;气候比较干燥,正常年份的年降水量500毫米,年最高气温38度,最低气温17度,无霜期185天。全乡现共有34个行政村,208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集镇和71个自然村,总耕地面积72683亩,9362户农户,农业人口42660人。200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到2.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较上年增加12 %。

乡级主导产业以苹果为主,近年来,在大坪、宝玉、九峪三个流域和大坪梁、窑店梁、张坪梁、九峪梁四道梁峁所在区域,建设大阳山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基地总面积78.2平方公里,分布涉及22个行政村约1.8万人。截至目前,基地总规模达23202亩。该基地的建成将对调整我乡农业产业结构、流域综合治理、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全乡已建成规模养殖场7个,初步形成了以裴滩、杨庄、陶家、周半、石佛为主的养猪专业村,以峪口、石佛为主的养鸡专业村。

截止目前,全乡大家畜饲养量达到近4000头(匹),其中养牛1560头,马420匹,驴1260头,骡子760头,初步形成了张坪养牛基地一处;规模养鸡户620户,全乡鸡饲养量达到15万只,养猪专业户50户,生猪饲养总量达到12000头,羊饲养总量达到1000只。仅畜牧业一项,全乡每年增加经济收入860万元,人均增收199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3%。

劳务产业发展良好,全乡年均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0.9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0.35万人次,自谋输转0.34万人次,就地转移0.24万人次,年均创劳务收入1990万元。劳务创收占我乡人均纯收入的36%。为我乡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

土地流转做为我区高效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全乡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川区流转土地面积将达到7600多亩,涉及到8个行政村,4000多户,1.8万余人。土地流转地租金年收入近700万,为调整该乡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整合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石佛乡公路环乡,交通便利。华双公路自北沿山而行,秦南公路自南沿山而过,南达市区,北通秦安,相邻310国道。经过几年党委政府的努力,全乡34个行政村全部实施通达工程建设,形成较高档次通村路网,川区经过几年通畅工程建设80%通行政村通水泥路,群众出行极为便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