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什么是肛肠疾病肛肠疾病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痔疮等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疮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以女性的发病率为高[ 由于女性患者一般不愿接受痔疮治疗,故部分临床治疗痔疮的统计数据显示,男性痔疮患者多于女性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而 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

从广义说:发生在肛门、大肠上的各秆疾病都叫肛肠病,常见病100多种。

从狭义说:发生在肛门与直肠上各种疾病,常见的有30多种,如: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门皮肤病、肛窦炎、直肠炎、直肠溃疡、出口性便秘,直肠脱垂、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内脱垂,肛门直肠狭窄、肛门失禁,肛管癌、直肠癌、肛乳头瘤、直肠息肉、肛门直肠结核、肛门神经症、尖锐湿疣、肛门直肠先天性畸形,肛门直肠外伤等。

肛肠疾病种类肛肠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痔疮、便血、腹泻、便秘、肛瘘、肛裂、直肠癌、直结肠炎、肛周脓肿、直肠炎、结肠癌、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息肉、十二指肠、肛窦炎、肛门湿疣、肛门湿疹、肛门瘙痒及其它传染性病毒性疾病。

肛肠疾病常见症状肛肠疾病常见症状有:肛门和腹部疼痛,便血,便秘,肛门部有物脱出,肛门部流粘液或血水,肛门部肿块突起,肛门直肠异物感,腹泻,粘液血便,排便困难,大便外形改变,恶寒发热,腹满,恶心呕吐,腹部包块,贫血等。

肛肠疾病检查步骤1.肛门视诊用两手拇指轻轻分开病人的臀部,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瘘口、脓肿、肛裂等。

2.直肠指诊又称肛指检查。检查者右手戴上手套或右食指戴上指套,涂润滑油,用右手食指前端放在肛门口,待病人适应后再轻轻插入肛门口,先试验肛门括约肌的松紧度,然后对肛管直肠四周依次进行检查,应注意肠壁周围有无触痛、肿块、波动、狭窄等。在直肠前壁,男性可扪及前列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手指抽出时,观察手套上有无血液、粘液。

3.肛镜检查肛镜涂润滑油,缓慢插入肛门,抽出芯子,对好灯光,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镜慢慢往外退出,边退边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瘘的内口、痔等。

肛肠疾病病因肛肠疾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归纳起来可分为内因、外因二大类。

内因:

(1)正常人体解剖因素特殊容易形成痔。

(2)生理因素:结肠、直肠为运送食物残渣,存留粪便的主要器官,而食物经体内分解吸收后,残渣中常带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滞留在结肠直肠中,可诱发肿瘤。

(3)遗传因素:因遗传基因的缺陷,可产生多发性结肠息肉,p-j综合征(黑色素斑-结肠息肉病)等遗传性肛肠疾病。

(4)先天性疾病。

外因:

(1)不良的排便习惯:上厕时下蹲位看书看报,造成下蹲和排便时间延长,容易造成肛门直肠内瘀血而诱发疾病。上厕时吸烟能缓冲大脑的排便反射,极容易造成便秘。排便时用力过猛,一些人不管排便感受是否强烈,盲目不停地猛力努挣,只能使直肠肛门和盆底肌肉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与局部瘀血,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

(2)排便异常:腹泻和便秘均是肛肠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便秘是最大的祸根,直肠内长期滞留有毒物质不仅可诱发直肠癌,且粪便堆积,影响血液循环。用力解出干燥粪块,必然会使肛门承受较大压力,产生瘀血、胀肿、裂口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腹泻常是结肠疾病的临床表现,腹泻也能使肛门局部感染机会增多,产生肛窦炎、炎性外痔、肛周脓肿等疾病。

(3)饮食因素: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或饮食品种难免发生改变,这是很自然的。如食物质量的精粗,蔬菜种类的改变与量的增减,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摄人情况,都能直接影响粪便成分,引起肛门直肠疾病。长期饮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因酒和辛辣物可刺激消化道粘膜,造成血管扩张,结肠功能紊乱,肛肠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全国普查资料说明,喜食辛辣者其发病率为61.6%,喜饮酒者其发病率为64.6%,均明显高于总的发病率。

(4)职业性因素:长期站立或久坐。因直立或静坐姿势,肛门直肠居人体下部,痔静脉回流不畅。

(5)慢性疾病:如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长期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由咳喘造成腹压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变、腹泻、结肠炎等均是肛肠疾病发生的诱因。故在预防中应注重病人的全身状态,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肛肠疾病预防1.少食高纤维食物。如土豆、面食、豆类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葱等蔬菜,它们都很容易在肠胃内部制造气体,从而导致腹胀的出现。

2.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子、硬煎饼等硬性食物都不容易消化,因此在肠胃里滞留的时间会比较长,产生较多气体而引发腹胀。

3.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进食太快或边走边吃等不良习惯,会很容易吞进不少空气;此外,常用吸管喝饮料也会使大量空气潜入胃部 ,引起腹胀。

4.克服不良情绪。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可能会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造成过多的胃酸 ,其结果也会使胃内气体过多,造成腹胀加剧。

5.注意锻炼身体。每天应该坚持1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而且可以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的功能。

6.适度补充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并非只会导致腹胀,有时恰恰相反,在摄入高脂肪食物后,有时反而会有减轻腹胀的功效。原因在于,高脂肪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因而在肠胃里逗留时间往往比较长,而一旦有纤维加入,受阻塞的消化系统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肛肠疾病患者饮食在肛肠科疾病[1]中,发病率最高的为痔疮,许多患者对治疗痔疮在认识上有误区,认为其治疗一定需要手术,这个观念需要纠正,因为并不是所有痔疮都需要手术治疗。临床上一般把痔分为四型:轻度(Ⅰ型)、中度(Ⅱ型)不需手术,因为患者发病不是很频繁、很严重,一般采取保守治疗,重在改善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再配合一些中药外敷,一般能控制或减轻病情。管理方式痔疮为Ⅲ型和Ⅳ型,此类痔疮患者如果频繁发作且饮食生活调理不能完全改善则需手术治疗。目前主要采用的手术是外切内扎术,利用麻醉药或镇痛可使疼痛减到最低程度,而且伤口很小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

专家提醒患者手术饮食重要,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芋头、芹菜等,还要多喝水,不能盲目认为吃水果可以代替喝水,少食辛辣、油炸等易上火食物。另外,一定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很多人喜欢边排便边看书报,这是不正确的如厕习惯,排便时先深呼吸、紧闭声门,弯曲两臂,紧压腹壁,有无便秘情况出现都应摒弃掉一些坏习惯。

肛肠疾病术后如何排便(1)尽可能一次排大便[2]:有的患者因手术后肛门疼痛而惧怕排便,或因肛门疼痛大便未排空即结束排便,从而导致大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过多,粪质变干而难以排出。

(2)蹲厕不要过频过久:有的患者因为手术后肛门坠胀,便意不尽感明显而频频蹲厕,而蹲厕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肛门水肿或创口出血。患者可根据自己平常排便的量与手术后每次排便的量来判断自己的大便是否一次排净。如第一次大便量较多,也较软,以后每次量很少或没有粪便排出,则有可能是炎症等刺激导致的便意,应减少排便次数,或及时告知医师自己的病情,接受医师的指导。

(3)排便时间:应控制在术后24小时后,正常排便,排便过早易造成伤口污染、出血,甚则结扎切除组织之残端翻出肛门不能回纳,造成组织坏死、血栓,酿成严重后果。若排便时间过迟,则会导致排便困难、疼痛。

(4)导泻药物的使用:术前清洁肠道,最好选用灌肠术,保证术野清洁,尽量不使用果导片类的导泻药,否则会使肠蠕动增加,术后稀粪到直肠,造成大便难以控制。术后24小时后,为了能正常排便,以免肛门伤口缩窄,排粪疼痛剧烈,应在术后常规使用缓泻药,以使大便既能易于排出,又能成形不致污染伤口,多采用术后每晚口服麻仁润肠丸2丸,或排便前使用开塞露等方法。

如何减轻肛门疾病手术后所致的疼痛?肛门疾病[3]手术后,有时疼痛较重,因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能使疼痛减轻。

手术操作要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即在手术中要尽量减少损伤括约肌,减少钳夹和过多的剪切,以及摩擦创面,只有这样才能使神经及肌肉损伤减轻,水肿减轻,手术后肛门疼痛减轻;

手术中要尽量放松肛门括约肌:在手术中要利用麻醉技术,使肛门括约肌充分放松,对肛门内括约肌挛缩、肥厚者,要充分松解,必要时切断也可使肛门疼痛减轻;

手术中要作好切口:手术中切口要足够长、宽,创面要平整,边缘要整齐,可使引流充分,创面刺激减少,从而肛门疼痛减轻;

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止痛剂:手术切口良好,感染及水肿均发生率低,但在手术后需服用适当抗生素,防止感染。同时适当给予止痛药,也可使患者肛门疼痛减轻;

少活动,多睡眠:服用适量镇静药,减少活动,减少肛门伤口摩擦的机会,也可使术后肛门疼痛减轻。

图书信息书 名: 肛肠疾病

肛肠疾病

作者:崔龙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

ISBN: 9787506740982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 元

内容简介肛肠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肛肠疾病》重点对肛肠疾病的常识、病因、症状、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使肛肠疾病的相关知识得到进一步普及,从而希望该类疾病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肛肠疾病》供临床医生、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崔龙,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

现任新华医院肛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美国著名的克里夫兰医院肛肠外科中心进修临床工作1年,2007年初作为人才引进到新华医院工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国际著名肛肠外科杂志《Technlques in coloproctoIogy》中国惟一编委。

李广智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科普学会委员、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白玉兰远程医学管理中心和上海卫生远程医学网络公司医学顾问、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重大疾病数据库”医学顾问。1998年被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评为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

图书目录常识篇

消化系统包括那些器官?

大肠只是把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泄到体外的一个通道吗?

什么是结肠?

什么是直肠?

什么是肛区?

结肠是如何运动的?

消化道里的水分是如何变化的?

食物是如何消化的?

食物进入肠道时是什么样子的?

食物多长时间可以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大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食物纤维有什么作用?

粪便的性状受什么因素影响?

排便动作是如何完成的?

肛门排气是怎样形成的?

什么是肠道茵群?

肠道菌群有什么作用?

什么叫肠道菌群失调?

为什么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腹泻?

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大肠癌吗?

大肠癌是怎样一种癌?

大肠癌会传染吗?

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多高?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罹患大肠癌?

哪些人属于大肠癌高危人群?

中国人大肠癌与西方人大肠癌比较有什么特点?

大肠癌如何转移?

大肠癌手术后生存率如何?

大肠癌的症状都是慢慢出现的吗?

是否仅仅老年人易患大肠癌?

为什么青年人大肠癌预后差?

大肠癌主要发生在哪里、有哪些种类?

什么是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什么是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

放疗能够根治大肠癌吗?

大便习惯与以前不太相同是小事吗?

一天大便几次是正常的?

怎样才算便秘?

便秘是什么部位出了问题?

什么是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

便秘的人多吗?

辣椒会引起便秘吗?

蜂乳能治疗便秘吗?

香蕉能改善便秘吗?

饭后吃水果为什么会引起便秘?

经常吃素食为什么还会便秘?

便秘与肥胖有关系吗?

便秘患者服用泻药有哪些不良反应?

顺时针揉腹对于治疗便秘有帮助吗?

便秘可能是痔疮引起的吗?

为什么便秘的人很多都有痔疮?

痔疮是什么样的一种病?

痔和痔疮是不是一回事?

痔疮有哪几种?

痔疮会遗传吗?

痔疮会传染吗?

痔疮会癌变吗?

人为什么会得痔疮?

痔疮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为什么只有人才能得痔疮?

“十男九痔”、“十女十痔”是真的吗?

为什么女性患痔疮较多?

“痔疮好复发,手术也没用”吗?

传统中医的涂红枯痔、枯痔钉疗法为什么医院里不采用了?

肛门部有脱出是否就是痔疮?

肛门特别痒,但是不疼,这会是痔疮吗?

肛门瘙痒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有哪些种类?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后为什么易形成肛瘘?

什么是肛瘘?

肛瘘有什么危害?

肛瘘会癌变吗?

什么是肛裂?

为什么肛裂会引起剧烈疼痛?

怎样知道自己患了肛裂?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肛裂?

什么叫肛门湿疹?

什么叫肛门部软下疳?

什么叫肛窦炎、肛乳头炎?

什么叫藏毛窦?

什么叫肛门部假性尖锐湿疣?

什么叫直肠脱垂?

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肠镜做出来“慢性肠炎”是不是就是指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患者能为人父母吗?

怀孕后炎症性肠病的症状会不会加重?

炎症性肠病有必要终止妊娠吗?

炎症性肠病的女性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吗?

患溃疡性结肠炎的孩子会面临哪些问题?

小儿大便时哭叫应该想到哪些问题?

什么是腹泻?

腹泻如何分类?

什么是小儿腹泻?

喝牛奶会导致腹泻吗?

喝酸奶能治疗腹泻吗?

病因篇

肛肠疾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起大肠癌主要有哪些因素?

大肠癌和饮食习惯有关吗?

为什么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会致大肠癌?

大肠癌发生与饮用水有关吗?

大肠癌的发生与微量元素有没有关系?

为什么说钙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病风险?

过量饮酒会导致大肠癌吗?

大肠癌的形成与细菌有关吗?

慢性结肠血吸虫病会引起大肠癌吗?

大肠癌与遗传因素有关吗?

哪些因素会导致肠道细胞基因异常?

结肠的良性病变是否会癌变?

大肠癌与肠道息肉有什么关系?

息肉转变成癌的理论证据是什么?

炎症性肠病会引起大肠癌吗?

为什么会发生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是由于食物过敏引起的吗?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如何影响消化功能的?

为什么会发生腹泻?

什么是感染性腹泻,可分为哪几种?

什么是吸收不良性腹泻?

症状篇

诊断与鉴别诊断篇

治疗篇

预防保健篇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