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胡小军

胡小军,当代陶艺家、画家、艺术评论学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艺术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浙江大学陶瓷艺术教学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及5届理事、浙江省陶艺家学会秘书长。

1992年举办第一次个人艺术作品展,1997年举办第二次个人艺术作品展,其后多次举办个人陶艺展、画展及参加海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奖,作品被国家文化部、浙江省博物馆以及邵逸夫等社会名流收藏。出版《向名师学陶艺》、《中国古代茶具》、《茶具》等著作及个人画册《21世纪优秀艺术家胡小军画集》、《中国陶——胡小军现代陶艺》等,有多篇学术论文和多件艺术作品发表。作品融汇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理念,洋溢当代东方神韵,陶艺和绘画作品被评论界称为“两面一体的艺术”。

胡小军的艺术成长之路

●成长

1967年出生于南京一书香门第。

1970年 受政治风波影响,随父母下放至苏北淮安县顺河公社黄庄大队圩里小队。

1974年—1979年 先后就读于黄庄小学、顺和小学。遵父教,始临摹《芥子园画谱》。

1979年 父母政治问题平反,举家重返南京,入读宁海中学初中部。

●求学

1986—1990年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其间实地考察景德镇古窑址,走访民间艺人,向传统、民间学习。

1988年10月于校内举办个人习作汇报展,10月30日《景德镇日报》报道展出情况;12月《陶瓷学院报》刊登陈友军先生的文章《大巧若拙——观胡小军画展》。

1989年3月在湖南湘西写生并学习苗族民间艺术,9月—11月 沿“丝绸之路”写生考察。

●90年代

1990年

1月12日《景德镇日报》刊登余宏先生文章《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寻求——赏陶院胡小军的瓷盘画》

《中国陶瓷》1990年第1期发表个人陶瓷古彩作品

《江苏画刊》第3期发表个人作品

7月 以全优成绩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9月 任教于浙江省职工工艺美术学校

10月—12月 考察浙江古代著名窑址

1991年

《中国陶瓷》1991年第1期发表个人陶瓷古彩作品

1992年

3月 调入杭州大学历史系文物博物馆专业教研室任教

6月 范达明撰文《胡小军的陶艺与“陶艺风绘画”》,《浙江青年报》刊登邢鸽平文章《胡小军和他的陶艺绘画》,《杭州大学报》刊登蔡罕文章《笨人、乡土、甘醇——写在“胡小军陶艺绘画作品展”之前》

7月2日—6日 在浙江画院举办首次个人陶艺·绘画作品展并召开学术研讨会,《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浙江电视台、杭州电视台分别报道展出情况

7月 杭州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胡小军的陶艺绘画世界》,《浙江文艺报》刊登介绍文章《匠心独运 妙笔传神》

9月 创建杭州大学陶瓷艺术研究开发中心

9月5日《浙江日报》刊登胡志红文章《情有独钟是陶艺》

10月 陶艺绘画陈列室兼工作室在杭州大学成立

12月 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93年

3月 作品“岁月·韵”参加中国艺术家作品联展(新加坡)

7—8月 赴浙西、浙西南考察古窑址,撰写论文《浙江古窑青瓷遗骸考》和《龙泉窑大窑考古手记》

9月《浙江月刊》(台湾)第25卷第1期、《浙江盟报》介绍个人陶艺、绘画艺术;9日,钱江电视台作人物专访;《杭州日报》报道杭州大学陶艺中心开窑消息

11月12日 杭州日报刊登记者秋识文章《艺人胡小军》,《钱江晚报》刊登张弦文章《情到深处人孤独》;23日,浙江青年报刊登周晓文章《胡小军之路》

12月《浙江工艺美术》第4期介绍个人绘画作品

1994年

5月20日 《浙江文艺报》刊登邢鸽平介绍文章

《今日青年》第8期刊登秋识文章《胡小军明世不流俗》

《江苏画刊》(中国现代陶艺专刊)第8期介绍个人作品

10月 作品“春之祭”、“慈福”入选建国四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

1995年

5月 应邀参加《中国美术家学院精品大展》(美国旧金山)

6月—8月 在经济生活报上开设专栏,发表古陶瓷鉴定系列文章

12月《江苏画刊》第12期《画家介绍》栏目刊登雨门的评论文章《泥或者碎片——对胡小军其人其陶的个人阅读》,并附11件陶艺、绘画作品照片

1996年

3月27日 钱江电视台人物专访《陶痴·胡小军》

7月12日 浙江有线电视台播出《胡小军陶艺、绘画世界——情到深处人孤独》

1997年

3月 参加国家文化部主办的《陶瓷的国度——中国当代陶艺世界巡回展》(北京、马德里、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等地),作品“浴”、“陶瓷感受”被中国国家文化部永久收藏

参加《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上海)

5月26日《美术报》发表胡小军文章《中国陶艺十年间》

《China Daily》刊登介绍文章《No art without life,claims ceramics artist》

10月25日 《钱江晚报》刊登靳卫红文章《胡小军的陶》

《浙江画报》第12期介绍个人作品

10月31日—11月9日 在浙江省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人陶艺·绘画作品展,毛昭晰教授为展览作前言,作品“徽州遗梦”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江苏画刊》第11期刊登天竹文章《胡小军的陶》

《浙江日报》刊登邢鸽平推荐文章《陶人陶艺》

《杭州日报》刊登秋识文章《中国陶——浓缩传统、创意现代的胡小军陶瓷艺术与绘画》

《浙江经济报》刊登袁野文章《“土”的诉说》以及《胡小军和他的中国陶》 ,浙江电视台、浙江有线电视台、杭州电视台等播出专题评述

1998年

参与策划《首届当代中国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2月作品“故土”获第六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展评会三等奖(上海)

《浙江工艺美术》第4期发表个人陶艺作品

《雕塑》第12期发表个人陶艺作品

3月2日《美术报》刊登张坚评论《温厚的陶艺 尖锐的理性》

5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今人重新发现“水与火的艺术”——中国陶艺不该盛极而衰》

杭州大学历史学硕士结业

编著《中国古代茶具》

1999年

《江苏画刊》第1期介绍个人作品

《时尚陶艺》创刊号发表个人作品

吕品田在其著作《现代构形艺术》中介绍个人作品

“红藕香寒”等2件作品入选《迎千禧海峡两岸陶艺邀请展》(北京)

《江苏画刊》第7期发表个人文章《共创陶艺新千年——分解1999陶艺两岸交流展作品面貌》

《紫玉金砂》第2期(台湾)发表个人作品

“陶瓷追忆”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计展》(深圳、北京)

参加《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展》(上海)

参加第一届“千年之烧”世界华人当代陶艺活动(佛山)

在《陶艺家》杂志发表《陶艺的回归与新生——2000年1月零时的谈话》

著作《中国古代茶具》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本世纪

2000年

创办工作室作品"泥儿陶艺",实践"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理想

作品"千年之烧"、"西窗犹记"等参加2000年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展(杭州)

《江苏画刊》第8期介绍个人作品

10月《杭州日报》刊登介绍文章《陶艺回归生活》

10月13日《浙江青年报》刊登《让你家摆上“泥儿生活陶艺”——浙江大学副教授、青年陶艺家胡小军的新梦想》

参加《瓷的精神——2000国际陶瓷艺术研讨会》(景德镇),发表论文《上看下看 左看右看中国陶瓷》

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南京)

参加《第三届西湖艺术博览会》(杭州)

当选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应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之邀,撰写《向名师学陶艺》

2001年

著作《向名师学陶艺》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获得《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展览》最高奖(北京)

参加《中韩陶艺精品展》(上海)

参加《世界陶瓷双年展——国际竞赛展》(韩国)

《今日青年》第10期刊登金海珍文章《一个陶瓷艺术家的生活姿态》

3月19日《杭州日报》刊登《2分传统+3分时尚+2分艺术+3分生活=胡小军和他的十分泥儿》

8月17日《今日早报》刊登《深陷“泥”潭 不愿自拔》介绍个人陶艺

11月4日《今日早报》刊登《一切从茶具开始》

参加《龙泉窑系青瓷精品展》,参加韩国举办的国际陶艺研讨会和《中国现代陶艺展》(上海)

参加《中国国际陶艺研讨会暨陶艺展览》(宜兴)

参加北京乐陶苑的《新青花展》(北京)

在《Ceramics Art and Perception》46期上发表《Style and My Ceramics》一文及作品

2002年

作品“溪山清远”在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展评会上获奖(龙泉)

参加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展(杭州)

《江苏画刊》第7期刊登雅飞的文章《图像与表述——有关当代陶艺发展的一次演讲》

《江苏画刊》第8期发表个人作品

在杭州西湖双峰村创立陶艺研究所,开窑仪式见12月22日《杭州日报》、《今日早报》、《钱江晚报》、《青年时报》、《浙江日报》等

在工作室创建教学实验基地,并将陶艺教学引入浙江大学基础教育

作品“春山雨霁”被邵逸夫先生收藏

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题词“龙井茶具”,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肖峰教授题写“陶艺之光”

著《茶具》

在《Ceramics Art and Perception》第50期上发表《Respecting Ancient Scholars》一文及作品

2003年

《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胡小军》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原杭州市副市长马时雍在其著作《杭州的工艺美术》中评价“杭州陶艺界的领军人物是著名陶艺家胡小军”

秉承“艺术为生活服务”的理念设计研发龙井茶具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题词“山水、陶然、天人、艺道”

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共同创作陶艺作品

1月12日《今日早报》刊登介绍文章《陶往双峰》

1月24日《今日早报》刊登介绍文章《用一堆泥 女娲造出了人 你能造出什么呢?》

《每日商报》刊登《玩陶冬令营玩的乐陶陶》

9月11日《每日商报》刊登介绍文章《情趣饰品 让生活成为艺术》,

《新现代画报》刊登《泥儿之家:世外“陶”源三亩地》

参加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北京)

12月29日《每日商报》刊登介绍文章《沏一杯好龙井需要一套好功夫—首套龙井茶专属茶具在杭问世》

《茶具》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

参加国际陶瓷艺术协会会员大会(IAC)(韩国·利川)

参加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杭州)

在杭州双峰村工作室举办个人陶艺·绘画作品展

“壶”设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一项(专利号 ZL2004.30021522.7)

3月19日《钱江晚报》刊登介绍文章《佳瓷配龙井》

4月2日《今日早报》刊登《胡小军在双峰村投入生活》,《科学消费》杂志刊登《玩泥也时尚 泥儿之家 世外桃源》,《文化交流》第3期刊登张瑜文章《胡小军——深陷“泥潭”》

6月11日《钱江晚报》刊登介绍文章

参加“国际陶瓷艺术教育大会” (景德镇)

2005年

1月6日《都市快报》刊登文章《泥儿告诉你陶艺的生活方式》

4月8日《每日商报》刊登文章《在1960年代的房子 烧21世纪的陶》

4月9日《新家居》刊登介绍文章《乐陶林间》

7月5日《杭州日报》刊登介绍文章《在杭州捏泥巴》

8月《南都生活》杂志刊登介绍文章《胡小军手中那片柔软的溪山》

12月《文化娱乐》杂志刊登介绍文章《独乐于陶 缓缓生活》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工作会议”(杭州)

参加“首届国家陶艺教育年会”,发表《综合性大学公共陶艺教育发展方向的探究——浙江大学公共陶艺课程改革的个案分析》(西安)

参加中法文化年活动之“中国茶文化展”

隐居研究釉料配置、泥土造型和窑火烧成等传统陶艺技术

2006年

获得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参加《第五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杭州)

《古今谈》第2期发表个人文章《陈逸飞印象》

《缤纷家居》12月号刊登杨广宏文章《胡小军:弥散在瓷片上的千年烟云》

《美术评论十八年·推荐艺术家》个人专题报道,收录1992、1997年两次个展研讨会资料(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年

《中国陶 胡小军现代陶艺展》(上海美术馆),与台湾现代陶艺拓荒者王修功先生同期展出

胡小军 男,1938年9月生,江苏省泰县人,汉族。首钢冶金研究教授级高工。1964年毕业于北京钢铁院金属物理专业。1993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首钢冶金研究院物理实验室主任(1992-1998)。中国金属学会及中国物理学会会员。从事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工作,成善长织构的测定及分析。1985年在我国首先实现正极图的自动测绘并协助国内十几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三十几个研究课题完成织构测定工作,是我国《金属材料宣极图的测定》国家标准的第一撰写人。经多年潜心研究,于1989年研制成实验室常规衍射仪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门类测量装置,用于研究材料中较高含量元素原子的近邻配位结构,三次获得北京市技术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

胡小军胡小军(字译夫),艺名剑村。男,浙江龙泉人。

胡小军

工艺美术师 龙泉剑村刀剑研究院院长

龙泉市刀剑协会会员 《剑村刀剑》创始人

龙泉剑村刀剑厂掌门人 好莱坞著名导演吴宇森“御用”铸剑师

剑村自小受父辈的熏陶,非常热爱中国传统刀剑。1998年大学毕业后,剑村苦研中国刀剑历史,并拜各地的传统艺人学习传统刀剑的设计与制作,刀剑装具的雕刻与铸造,以及刀剑覆土烧刃的热处理技术等,历时8年.在此期间,研究复原失传以久的镟焊百炼钢锻打技艺。 2005年创立<剑村刀剑>锻造所,立志专攻中国传统手工刀剑的研究与制作。其作品个性十足,与众不同。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中国电影道具金奖”等多项大奖。先后为好莱坞著名导演吴宇森先生制作大量真刀剑道具,代表作《赤壁》、《小夜刀》等。尤其擅长孤品制作,其精美孤品被广大刀友争相收藏。

主要事迹:

2004年3月,研究复原失传以久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造技艺)镟焊百炼钢锻打技艺

2005年2月,创立剑村刀剑锻造所

2005年5月,成为中国中华武馆刀剑唯一指定生产商

2005年9月,进驻刀友文化论坛,任《剑村刀剑》专版版主

2005年10月,成为中国大连武术协会刀剑唯一指定生产商

2006年5月,成立龙泉剑村刀剑厂

2006年12月,为吴宇森电影《赤壁》主角打造用剑(主演:梁朝伟、金城武、胡军、张丰毅、赵薇、张震、佟大为、中村狮童、尤勇)

2007年4月,为吴宇森电影《小夜刀》主角打造佩刀(主演:汤姆克鲁斯,全智贤)

2007年4月,为电视剧剧《浣花洗剑录》主角打造佩剑(主演:谢霆锋钟欣桐)

2008年7月10日,华语巨片《赤壁》(上)全球首映,剑村打造之“周瑜剑”特写片头长达近2分钟

2008年9月,接受黑龙江卫视《龙武堂》专栏拍摄《剑气龙泉》

2008年10月,接受CCTV-2《财富故事会》专栏拍摄《剑指赤壁》

2008年10月,受邀参加台湾高雄《剑乡龙泉现代名刀师之艺术刀剑作品特展》

2008年11月,为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打造玉装长汉剑《天威》

2008年12月,打造《赤壁至尊剑》作为湖北省赤壁市金钥匙赠予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吴宇森先生

2009年1月4日,受中影集团之邀参加在北京香格里拉嘉里中心举行的《赤壁剑》新闻发布会和电影《赤壁》下全球首映礼。获中国电影100年来首个《中国电影道具金奖》。

2009年1月5日,由龙泉市政府主办,龙泉剑村刀剑研究院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迎新媒体恳谈会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广播电台、中国旅游报、新京报、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参加恳谈会,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009年1月,作品<六丁六甲神剑>参加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于2009年1月10日至2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2009年1月,成立国内首个刀剑研究院----“龙泉剑村刀剑研究院”

2009年4月15日,市政府工作人员到剑村刀剑厂参观考察,并与剑村刀剑签订了龙泉市市政府特制礼品采购协议。2009年9月1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走南闯北》栏目摄制组一行4人,来到剑村,探索龙泉剑的奥秘。

剑村部份刀剑获奖明细

作品<赤壁剑系列>获中国电影道具金奖(该奖2009年1月由中国电影集团于北京颁发)

作品<六丁六甲神剑>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奖――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2008“百花杯”

作品<银丝铁装半包唐草清刀>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奖――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2007“百花杯”

作品<铁装银丝龙纹明剑>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奖――第五届全国艺术品旅游品家居饰品博览会“中艺杯”

作品<手刻铜装龙纹清剑>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银奖――第五届全国艺术品旅游品家居饰品博览会“中艺杯”

作品<狮剑>获第二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评比银奖

作品<清刀>获第二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评比银奖

作品<螭虎秦剑>获龙泉首届刀剑评比大赛·龙泉古刀剑类金奖

作品<双狮戏球狮剑>获龙泉首届刀剑评比大赛·龙泉古刀剑类银奖

作品<铜龙清刀>获龙泉首届刀剑评比大赛·龙泉古刀剑类银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