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

概述粤语流行歌曲(Canton pop),所指的就是用粤语唱出来的流行曲,由于香港的原创作曲家是广东人,又叫广东歌。指香港自1970年代起,由莲花乐队主音歌手许冠杰所带动的一股潮流,其后蓬勃发展的粤语流行歌曲。
粤语歌在大陆的最初认识与香港电视剧在内地的热映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以TVB电视剧《上海滩》主题曲《上海滩》和83版《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铁血丹心》最为风靡。巧合的是,在香港,推动粤语歌开始流行的,港产电视剧在1970年代开始的流行,为粤语流行曲注入强大动力。电视剧的主题曲不少都能成为流行一时的经典。许冠杰主唱的《铁塔凌云》可以说是近代粤语流行曲的滥觞。
发展70年代:兴起期
代表人物:许冠杰、温拿乐队、徐小凤、罗文、甄妮、林子祥、关正杰、叶丽仪
1974年,仙杜拉(Sindokla)被邀请主唱《啼笑姻缘》,而事前她是一位从未演唱过粤语歌曲的英文歌手。此曲由顾嘉辉作曲和叶绍德填词作为一首电视剧主题曲,在优美的旋律配合文雅的歌词加上电视剧做成的流行风潮,一度成为当时的炽热音乐。
港产电视剧在1970年代开始的流行,为粤语流行曲注入强大动力。电视剧的主题曲不少都能成为流行一时的经典。当中以无线电视音乐总监顾嘉辉的作曲最为人所熟悉。很多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由顾嘉辉作曲、黄沾填词的电视剧主题曲,至今仍被奉为粤语流行曲的经典作品。
罗文是香港歌坛和电视剧行业进入第一个黄金时期的代表人物,在舞台表演和流行音乐上都颇有建树,他的歌声影响了整个华语歌坛。他 主唱了多首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主题曲,如:《锦绣前程》《家变》及《小李飞刀》《射雕英雄传》等,其中连续24个星期在全港各电台十大流行榜内高居榜首,《小李飞刀》主题曲风靡全球华人世界,夺取无数奖项及荣誉。
严格意义上粤语流行歌曲的兴起,是以1974年的电视剧主题歌《啼笑因缘》和电影《鬼马双星》为标志的。这两首歌曲奠定了粤语歌的地位,并使粤语歌曲处于与国语、英文歌曲三足鼎立的状态。而许冠杰就是当时演唱粤语歌曲的代表人物。他的粤语歌和白雪仙的粤剧、罗文的电视剧主题歌完全不一样,不再唱古典、优雅的文言词汇,而是把普通老百姓的口语写进歌词。
80年代:全盛期
代表人物: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BEYOND
1980年代不仅是粤语流行曲百花齐放的日子,亦是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张国荣、徐小凤、谭咏麟和梅艳芳雄霸1980年代的乐坛,是这个时代的乐坛巨星,四人不但开演唱会次数/场数极多,更是票房保证,皆因各人歌艺出众而且形象和台风都令观众和歌迷受落,可谓声色艺俱全。
80年代初,香港乐坛实力歌手和好歌不断出现。谭咏麟首先凭着《忘不了你》、《迟来的春天》的大碟开始走红。从这开始迅速崛起,凭后来的《爱在深秋》、《爱情陷阱》等大碟奠定了歌坛王者的地位。同一时期,另一天皇巨星张国荣的歌唱事业突飞猛进,(Monica)一曲唱至街知巷闻,张国荣瞬间在乐坛变为天王级歌手,跻身港岛一线男歌手行列。 被公认为华语乐坛上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乐队的BEYOND,以青春健康的形象吸引不少年青乐迷, 真正令Beyond推上高峰的,是1989年以歌颂母亲为题的作品《真的爱你》。他们的作品题材广泛,影响深远,至今仍是不少人心中的最爱。
其他歌手如林子祥、陈百强、钟镇涛和关正杰以至在1980年代尾至199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叶倩文、彭羚、林忆莲、关淑怡、陈慧娴、达明一派及草蜢都在乐坛大放异彩。在同一时期亦有音乐实力强劲的新人譬如张学友、吕方等活跃于香港粤语歌坛。在整个80年代,香港乐坛达到了它的顶峰,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在这时期,巨星林立、好歌绝唱不断,乐坛一片繁荣。
90年代:高峰期
代表人物: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陈奕迅、王菲、郑秀文
1990年代,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被传媒封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在当时的全球华语乐坛独领风骚,代表香港乐坛的最高成就。张学友凭着自己的实力和时代的造就,迅速串红,成为乐坛一代大哥。刘德华则演而优则唱,挤身一线歌手行列。黎明、郭富城凭着俊郎的外表、出色的舞蹈,也挤身同一行列。1995年以及1996年张学友分别取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的亚洲最杰出歌手、最受欢迎华人歌手大奖(只在此两年设置),令香港粤语流行音乐歌手攀上巅峰。
而被誉为香港乐坛唱功可与张学友媲美的陈奕迅的经典歌曲更是数不胜数,如《K歌之王》,《明年今日》,《富士山下》等等。
王菲的出现,为港乐带来新鲜空气,以一首《容易受伤的女人》在四大天王竞争白热化之时,悄然杀上各大排行榜榜首并入选年终十大,数年间几乎包揽所有两岸三地重大颁奖礼的女歌手最高荣誉。在九十年代中後期,能对王菲地位构成威胁的是郑秀文。《choto等等》 、《叮当》等劲歌热舞使她迅速窜红。1995年的《舍不得你》使她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红星之一,之后凭着多首经典情歌红霸90年代。
此时的粤语乐坛,在华语乐坛占据重要地位,留下了一代人的精神记忆。
2000以来:式微期
新世纪开始后,大批新星纷纷出场。凭着漂亮外貌及歌精舞劲的另一位天后 -陈慧琳火速上位,容祖儿、陈奕迅、谢霆锋、TWINS、侧田、卫兰的出道,为粤语乐坛带来了新力量。杨千嬅、何韵诗、古巨基、李克勤、张敬轩,也在此时的粤语乐坛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粤语歌坛自身实力的下降,以及台湾、内地乐坛的迅速发展,此时粤语歌的发展得比以前缓慢,香港乐坛持续低迷,听众大量流失,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已被认为远远不如辉煌时期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
而在2005年,香港陆续出现不少被喻为实力派的歌手或创作歌手,他们都被大众视为香港乐坛的明日之星,如:方大同、张继聪、张敬轩、刘浩龙、谢安琪、王菀之、叶宇澄、蓝奕邦、周国贤、麦浚龙、泳儿、郑融、吴雨霏、等等,都比众多乐评人和乐坛前辈推崇备至。其中08年谢安琪凭《喜帖街》一曲走红后,被誉为香港新晋“天后”,正式跻身港乐一线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