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钍
(thorium nitrate) 钍的硝酸盐。化学式Th(NO3)4· 4H2O。无色晶体,工业品为白色;约含二氧化钍48~50%;极易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丙酮和乙醚,溶液呈酸性反应。相对密度 2.80。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静脉)84mg/kg。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有放射性。无水物在500℃分解为二氧化钍。硝酸钍可由硫酸法或烧碱法分解独居石制得。大量用于制作汽灯纱罩、测定氟,也用于制二氧化钍和金属钍,还用于化学合成、电真空、耐火材料等方面。 危险特性:
燃烧性: 助燃
建规火险分级: 甲
闪点(℃):
自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 无意义
危险特性: 放射性物品。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燃烧(分解)产物: 氮氧化物。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
灭火方法: 水、二氧化碳。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毒性:
健康危害: 钍和钍离子有放射性作用。钍及其化合物职业中毒未见报道。狗短期吸入硝酸钍76mg/m3出现呕吐和咳嗽,未见其他中毒症状。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立即送放射病专科医院或门诊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立即送放射病专科医院或门诊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防辐射面具。
防护服: 穿抗辐射防护服。
手防护: 戴抗辐射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转移未破损的包装,按放射物品作特殊处理。如果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