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
[1]关于“西域三十六国”的“西域”和“三十六国”
一、关于“西域”一词的由来
“西域”一词,似可理解为“最西的疆域”。“西域”一词最早见诸文字是司马迁的《史记》一书,其当时是指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
“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是指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天山之南北的广大地区;
“广义”是指除狭义以外的、包括亚洲中部、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
《史记》中的“西域”实际是指汉朝统辖领域以外的“西北国”;而以后所说的“张骞通西域”,实指“张骞通西北国”;荀况的《前汉记》即已说明。
正式使用“西域”一词,是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开始,当时“西域都护”管辖的地区即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最早为五十国,后各国之间吞并为三十六国),其具体位置,《汉书.西域传》说:“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侧接汉隔以阳关、玉门,西侧限于葱岭”,即现在的新疆南疆地区。这是汉代所说的“西域”(当时乌孙不属于西域范围内)。
北魏,太武帝拓跋寿派遣董琬等通使“西域”回来后,按董琬的理解,他将“西域”分为“四域”:
一域:“自葱岭以东,流沙以西”;
二域:“自葱岭以西、河曲以东”;
三域:“者舌以南、月氏以北”;
四域:“西海之间,水泽以南”
(后三域均为现帕米尔高原以西以东)(见《北史.西域传》)。
到这时,中亚许多地区才被看做是“西域”的范围。
唐代,“西域”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与董琬的理解一致,范围很大,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亚、西亚地区均为“西域”;“狭义”并非指汉代西域都护所管辖的现新疆南疆地区,而是指葱岭以西到波斯(今阿拉伯半岛)的这部分中亚地区,“狭义”的“西域”,主要是与唐代的疆域变化分不开的,汉代行政管辖最远到巴尔喀什湖及葱岭一带,而唐代设置的都督府州县最远达波斯。
明代的“西域”是指敦煌以西直到阿拉伯半岛等的统称(见陈诚《西域蕃国志》)。
清代的“西域”,在乾隆时期撰修的《西域图志》中,对“西域”的范围做了解释:“其地在肃州嘉峪关外,东南接肃州,东北至喀尔喀(今蒙古国)、西接葱岭,北抵俄罗斯、南接蕃藏,轮广二万余里”。乾隆时,“西域”已被称做“新疆”;嘉庆时,“新疆”一词就完全代替了“西域 ”,故《嘉庆大清一统志》就只称“新疆”不称“西域”。《嘉庆大清一统志》所说“新疆”(即“西域”)的范围是:“东至喀尔喀、瀚海及甘肃界,西至右哈萨克及葱岭界,南至拉萨界,北至俄罗斯及左右哈萨克界,广轮二万余里......”。这便一目了然了,清代的“西域”的范围位东起敦煌以西,西至巴尔喀什湖及葱岭。
光绪10年(1884年),新疆建省,有迪化、阿克苏、喀什噶尔、伊塔四道;民国时期的1916年,将伊塔道改为伊犁、塔城两道;1919年将原蒙古科布多的阿勒泰化归新疆省,设阿山道;1920年增设焉耆、和阗两道;此时,新疆省共有八道,以后改为八个行政区,1934年设哈密行政区,1942年增设莎车行政区,1943年行政区改为专区;解放前,新疆共有79个县;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辖乌鲁木齐、克拉玛依2个地级市以及5个自治州、7个地区的87个县市。
二、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西域”曾先后存在有36个国家。至于古代“西域”三十六国现在的地方,按历史资料,大致应是:
(一)乌孙: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县附近几县及现哈萨克斯坦部分。是当时乌孙国的属地,但绝大部分被沙俄侵占;
(二)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一带;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
(四)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一带;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南、罗布泊西北一带;
(六)楼兰: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罗布荒漠中,后改国名为鄯善(与现在的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有别),现仅存楼兰遗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西南,玄奘取经曾在此停留过;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东、车尔臣河南岸,为西域36国中最小的国。
(九)戎卢:在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南;
(十)纡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东;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南;
(上述四国全部在今和田地区东部一带,均已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淹没)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东南的藏桂乡附近,尚有汉时皮山古城废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东一带;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区英吉莎县东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和喀什市;
(十七)莎车:今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后被于阗吞并;
(十八)尉头:今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喀什地区巴楚县一带;
(十九)温宿:今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一带;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和尉犁县,后被焉耆吞并;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带;
(二十二)卑陆: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带;
(二十三)乌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
(二十四)卑陆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东一带;
(二十五)单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东北;
(二十六)蒲类: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七)蒲类后国: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八)西且弥:今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东南;
(二十九)东且弥: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东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国: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
(三十三)车师前国:现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市及附近地区;
(三十五)车师尉都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东南;
(三十六)车师后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周围。
此外,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宾、乌弋山离等十几个小国为西域国家,现在中亚及阿富汗、印度等国境内。
(以上根据历史资料整理)
“西域三十六国”名称又一说
据清代专门研究西北史的著名学者徐松
考证(《汉书西域传补注》)的“西域其三十六国”名称是:
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
皮山、乌秅、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
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龟兹、
尉犁、危须、焉耆、姑师、墨山、劫国、狐胡、渠犁、乌垒。
西域三十六国简介
1.龟兹位于库车县城西约2公里的皮郎材。我国汉唐时期,中央政府都以龟兹为政治中心,设立政权机构,管理西域地区。 管辖范围以今库车为中心,包括今轮台,沙雅,新和,拜城,阿克苏和乌什等县。龟兹为我国古代西域大国都城。故城周长近8000米,北墙2000米,南墙1806米,东墙1646米,西墙从残迹分析大约有2200米。除东,南,北三面城墙尚可辨认外,西墙已荡然无存。全城成不规则正方形,城墙高约2~7米,全为夯土筑成,每隔40米左右有城垛一个。
2.焉耆(维吾尔文Qarasahr)又称乌夷、阿耆尼,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 地理 《汉书·西域传》:“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击胡侯、却胡侯、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车师君、归义车师君各一人,击胡都尉、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水多鱼。” 历史 《汉书·西域传》:“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常居焉耆、危须、尉黎间,赋税诸国,取富给焉。 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2年),汉票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耆山千余里,得胡首虏八千余级,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王莽建国五年(13年)西域诸国中焉耆先叛王莽,杀都护但钦。天凤五年(18年),王莽遣大使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将戊己校尉出西域,诸国皆郊迎贡献。诸国前杀都护但钦,王骏欲袭之,命佐帅何封、戊己校尉郭钦别将。焉耆诈降,伏兵击王骏等,旨死。王钦、封后到,袭击老弱,从车师还入塞。王莽拜王钦为填外将军,封劋胡子。何封为集胡男。西域自此绝。 《唐书》焉耆都督府本焉耆国,在安西都护府东八百里。焉耆国王姓龙,名突骑支,常役于西突厥。贞观十八年(644年),安酉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讨伐焉耆,平之,由是臣属。 语言 吐火罗语 焉耆的佛教 唐贞观元年(627年)著名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经,在《大唐西域记》对于焉耆国的佛教有详细的叙述: “伽蓝十馀所,僧徒二千馀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既遵印度。” “荒城北四十馀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照怙厘。而东西随称。佛像庄饰殆越人工。僧徒清斋诚为勤励东。照怙厘佛堂中有玉石。面广二尺 馀。色带黄白状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迹。长尺有八寸。广馀六寸矣。或有斋 日照烛光明。大城西门外路左右各有立佛像。高九十馀尺。于此像前建五年一大 会处。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务奉 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之锦绮。载诸赞舆 谓之行像。动以千数云集会所。常以月十五日晦日。国王大臣谋议国事。访及高 僧然後宣布。会场西北渡河至阿奢理贰伽蓝(唐言奇特)庭宇显敝佛像工饰。僧徒肃穆精 勤匪怠。” 焉耆文的佛教文献有《弥勒会见记》等。 阿耆尼、乌夷 东晋《法显传》:“复西北行十五日到乌夷国。僧亦有四千余人。皆小乘学。”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在所译《高僧法显传》中考证“乌夷国”就是焉耆。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出高昌近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旧曰焉耆。”法国汉学家儒莲最早指出“阿耆尼”是梵文Agni的对音。伯希和指出,以Agni称呼焉耆见于566年的梵文典籍,那是在焉耆国受印度影响而崇信佛教之后,因此国名梵语化,而并非早已存在;早已存在的是土名“焉耆”。
3.乌孙是中国西北古代国名。乌孙于西汉初期至南北朝初期游牧于天山以北伊塞克湖南岸至伊犁河流域一带,国都赤谷城位于伊塞克湖南岸,另说在纳林河畔。 公元前2世纪初叶,乌孙与月氏均在今甘肃境内敦煌祁连间游牧,北邻匈奴。乌孙王难兜靡被月氏攻杀,他的儿子猎骄靡在匈奴冒顿单于帮助下,得以复兴故国。后来联合匈奴冒顿单于进攻月氏,获得大胜。在月氏大部南下以后,乌孙便放弃了敦煌祁连间故土,迁至伊犁河流域游牧。后来与汉朝共同对付匈奴,为此与汉朝联姻。先后有细君、解忧公主下嫁乌孙,汉朝每次都赠送甚丰。 在汉宣帝本始二年(前72),因解忧公主与昆弥翁归靡遣使上书,热望汉朝出兵以救乌孙。汉发兵15万骑,由五位将军率领分道并出,并遣校尉常惠持节助乌孙作战。至本始三年(前71)常惠与乌孙兵大败匈奴。同年冬季,匈奴单于自率数万骑兵进攻乌孙。遇到天降大雪,一日深丈余,人,畜生还者不及十分一。公元前70~前69年,丁零、乌桓、乌孙乘机由北、西三面进攻匈奴,匈奴人民死亡十分之三,畜产损失二分之一,从此大见衰弱,属国瓦解。汉武帝张骞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的计划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经营,终获成功。 从公元前53年起,乌孙有了大小昆弥两个王统,分疆而治。二者都是内讧迭起,变乱丛生。终前汉之世,汉朝皇帝和西域都护尽力设法为乌孙排难解纷。《汉书·西域传》总结这一情况说,从乌孙分立两昆弥后,"汉用忧劳,且无宁岁"。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与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乌孙仍有大小昆弥之分。
4.于阗,中国古代西域城郭王国,唐安西四镇之一。可能是Godan的对音,其完整形式Gostāna由古代于阗人种名go加伊朗语后缀-stāna组成,意为“牛地、牛国”。当地佛教徒编造的建国传说附会为梵文的Gos-tana,意为“地乳”。于阗一名的早期于阗语形式作Hva- tana,发展成晚期于阗语的Hvamna—/Hvana-/Hvam-,汉文对应词为“涣那”。因受原始阿尔泰语圆唇音谐和律的影响,于阗一名音变为*’Odan故元代又称五端、兀丹、斡端等。清朝在伊里齐新城设和阗直隶州,在克里雅设于阗县,使旧名易地。古代居民属塞种,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于阗语(一称于阗塞语)。11世纪为黑汗王朝所灭后,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 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中心地区在发源于昆仑山的喀拉哈什河(墨玉河)和玉龙哈什河(白玉河)之间,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阗、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西汉时,有户三千余,人口一万九千余,士兵两千四百人。东汉初,被莎车王贤攻破,另立国王位侍,后又杀之,不立国王,而由莎车将君得镇守于阗。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于阗贵族都末兄弟杀君得,旋即为贵族休莫霸和汉人韩融所杀。休莫霸自立为王,两败莎车,但未捷先死;四年,兄子广德继位灭莎车,从精绝西北到疏勒十三国皆服从于阗。匈奴得知,遣五将率焉耆、龟兹等十五国兵围于阗。广德降,以太子入质匈奴,每年纳、絮,匈奴派使者监护其国。十六年,汉军司马班超至于阗,广德杀匈奴使者降汉,班超以此为根据地,北攻姑墨,西破莎车、疏勒,于阗都出兵相助。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于阗杀匈奴所立莎车王,另立新主。汉安帝永初元年(106)以后,西域复乱,相互攻伐,莎车叛归疏勒。汉顺帝永建二年(127),班勇攻降焉耆,于阗服属于汉。四年,于阗王放前杀拘弥王兴,立已子为王。六年,遣侍子赴汉贡献。汉朝使放前重立拘弥国,放前不应。阳嘉元年(132),敦煌太守徐由派疏勒王臣磐率兵二万击破于阗,重立拘弥王成国而还。汉桓帝元嘉元年(151),西城长史赵评在于阗病死。翌年,王敬继长史任,拘弥王成国因与于阗有仇,诬称赵评为于阗王建害死。王敬至于阗,杀建。于阗侯将输率众斩敬,欲自立为王。国人不服,杀之而立建子安国。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安国攻杀拘弥王,汉戊已校尉、西域长史发兵立拘弥在汉的侍子定兴为王,时仅辖人口千余。于阗在东汉时势力强盛,户增至三万二千,人口八万三千,有兵三万人。公元2世纪末,在贵霜和汉朝的影响下,于阗王曾打制一种钱币,铭文一面是汉文重量单位,一面用卢文记王名,名“汉二体钱”。 汉末魏初,仍向中原王朝进贡,国王山习曾向魏文帝曹丕献名马。又兼并戎卢、弥、渠勒、皮山等国。西晋时,与鄯善、焉耆、龟兹、疏勒并为西域大国,晋朝封国王为“晋守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于阗王”。前凉建兴二十三年(335),张骏遣杨宣伐西域,于阗遣使入贡。前奏灭前凉后,于阗向前秦朝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吐谷浑,吐谷浑王慕利延率众西逃,攻入于阗国,杀死国王百姓数万人。吐谷浑走后,于阗复国,但势力已衰。北魏文成帝太安三年(457),遣使入贡,并纳女于文成帝为夫人,号仙姬。北魏献文帝末年(468~470),柔然攻袭于阗,于阗向北魏求援,北魏以道远未出兵。柔然退后,又隶属于西方强国哒,纳贡物。太和末(495)、景明中(502)及其后,又与北魏往来。梁天监九年(510)以后,还不断遣使南朝,曾向佞佛的梁武帝萧衍献外国刻玉佛。北周建德三年(574),进贡名马。不久被新兴的突厥汗国所控制。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三年(639)且遣子入侍唐廷,有的侍子如尉迟乐(智严)留居长安不返。十八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在于阗逗留很长时间,受到款待和护送。二十二年,唐军攻占龟兹。明年,副将薛万备率兵至于阗,于阗王伏(尉迟的异译)信随万备入朝,唐高宗封为右骁卫大将军后还国。高宗显庆三年(658),于阗编为唐安西四镇之一,成为丝路南道最重要的军政中心。四年,西突厥思结部曾攻于阗,被唐将苏定方击破。吐蕃势力进入塔里木盆地后,联合西突厥弓月等部,于龙朔三年(663)和麟德二年(665)两次进攻于阗。由于唐廷救授,暂得保全,终在咸亨元年(670)被吐蕃攻占。吐蕃率于阗攻陷龟兹拨换城,唐被迫罢四镇,撤回安西都护府。上元元年(674),于阗王伏雄击走吐蕃,亲自入唐,唐在于阗设毗沙都督府,下辖六城等十羁縻州,任命伏雄兼都督。此后,唐蕃争夺西域的斗争主要在碎叶、疏勒一带展开,于阗稍得安定。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吐蕃再次占领于阗等四镇。至天授三年(691)初,于阗又归属唐。伏雄死,唐册封其子(一作瑕)为于阗王。长寿元年(692)十月,唐复置四镇,并派兵驻守,高仙芝、杨和等先后任于阗镇守使。开元十三年(725),于阗王尉迟眺曾引突厥谋叛唐,很快被安西副大都护杜暹派兵擒杀,更立新王。此后,尉迟伏师战、伏达、尉迟、尉迟胜相继为王。天宝中(749年前后),尉迟胜入唐献名玉良马,唐玄宗李隆基嫁以宗室之女,并授予右威卫将军、毗沙府都督。归国后,与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合力击破播仙、萨毗界内的吐蕃势力。安禄山起兵叛乱,尉迟胜闻讯后,以其弟曜摄国事,自率兵五千赴中原之难,乱平后,终老长安。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唐授尉迟曜兼四镇节度副使,并管理本国事。他率领当地民众与唐镇守军一起戍守于阗,坚持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为吐蕃攻占。吐蕃并未断绝于阗尉迟氏王统,而是以羁縻形式统治,其军政中心设在于阗都城北的神山堡(今新疆麻札塔格)。9世纪中叶,吐蕃内乱势衰,于阗获得了独立,仍由尉迟氏执政。9世纪末叶,开始和敦煌的沙州归义军政权交往。912年,Via’Sambhava继位为王,汉名李圣天,年号同庆。后娶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女为妻,双方往来频繁,且通过敦煌,遣使中原王朝。天福三年(938),后晋高祖遣张匡邺、高居诲等出使于阗,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此后,于阗与中原特别是敦煌地方政权关系更为密切,常有大批于阗人留居敦煌,并在莫高窟留下了他们的供养像。 北宋初,于阗使臣、僧人数次向宋进贡。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四年(966),李圣天之子从德(Tcūm-ttehi:)亲自入朝宋廷。明年归国,继位为王,即Via’ūra。自970年左右,信奉伊斯兰教的疏勒黑汗王朝,开始进攻信奉佛教的于阗,战争持续了三十余年,黑汗王朝终于在11世纪初攻占于阗,尉迟家族统治的佛教王国灭亡,部分民众东迁沙州,甚至远到青海。于阗在黑汗王朝的统治下,有相对的独立性,仍单独向宋朝进贡,有大批商人来贸易。但语言和人种逐渐回鹘化,并陆续皈依了伊斯兰教。后经西辽、蒙古、元朝、察合台后王及准噶尔部的统治,到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四年(1759)入清版图,光绪九年(1883)置和田直隶州。 于阗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故手工纺织发达。特产以玉石最有名,曾远销东西各国。于阗自2世纪末传入佛教后,逐渐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曹魏时第一个汉族西行取经僧朱士行,就是到于阗访求梵本大品《般若》的。魏晋至隋唐,于阗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如华严部经典,就大多是从于阗取得梵本,于阗僧人提云般若(Devaprajña)、实叉难陀(Sikshānanda)等,都为汉译华严经典作出贡献。近代以来在和田、敦煌发现了许多于阗文、梵文佛典,如长达六百多行的《佛本生赞》,都是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文献。于阗人民喜爱音乐、戏剧,在绘画方面具有印度、伊朗的混合风格,著名画家尉迟乙僧于唐初至长安,绘有许多壁画,与唐人吴道子、阎立本齐名。
5.若羌,西域古国名,位于今新疆若羌县境内。西汉时人口仅1750余人,450户,养兵500人。 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无农业生产;国民口粮依靠鄯善和且末供应;但其地有铁矿,会冶铁锻造兵器,有弓箭、长矛、短刀、剑甲等。
6.楼兰,丝绸之路古国名,其位置在新疆若羌县境内,所领范围围绕罗布泊,北到古代的孔雀河河道,南至今米兰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东通敦煌,西限流沙,王都扜泥城。其国经济以游牧为主,产驴、马、骆驼,会制作兵器。张骞通西域后,汉武帝屡派使节至西域各国,楼兰地当交通要冲,因供给使者而感烦累,故与姑师经常劫掠汉使。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汉派赵破奴击车师,赵破奴先至楼兰,俘其王,楼兰首次降汉。但尔后的三四十年间,对汉朝仍持首鼠两端,多次留难汉使,梗阻丝绸之路。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汉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刺杀楼兰王尝(一作安)归,另立尝归之弟为王,且令将都城南迁,改国名,颁印绶。从此,楼兰国的国名被废弃。考古发现证明楼兰曾经有过灿烂的文化,远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在此居住,从事生产。改国名后,即以“鄯善国”的名称又延续了近500年之久。属西域都护时,有14100人,1570户,养兵2912人。
6.小宛,丝绸之路南道之南的小国,位于今新疆且末县境内的南部山区,确地不详。汉朝时有人口1050人,约150户,养兵200人。都城在扜零城,职官有辅国侯、左都尉、右都尉等。
7.戎卢,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小国。王都卑品城。西汉时有人口1610余人,240户,养兵300人,其位置现在已不可确知,大致方位在今新疆且末县与民丰县之间偏南山区。
8.扜弥国又名“宁弥”。丝绸之路南道较大的王国。位置在今新疆于田县境内的克里雅河流域。一说今喀喇墩遗址即是其王都城,恐不确。西汉时其王都在扜弥城,人口约20040人,3340余户,养兵3540余人。西与于阗国接壤。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其国王兴被于阗王放前所杀。顺帝阳嘉元年(132年),敦煌太守徐由命疏勒王臣磐攻破于阗,改立拘弥王兴的族人成国为王。东汉灵帝嘉平四年(175年),于阗又破拘弥,杀拘弥王,拘弥国民死伤甚众。为制止于阗王对拘弥的攻掠,东汉戊己校尉及西域长史均发兵前往拘弥,扶持拘弥王的儿子定兴为新的拘弥王。但经过这次战乱,其国人口减少至千余,后遂不见于史书。
9.疏勒国,丝绸之路北道大国。位于今新疆喀什市、疏勒、疏附、伽师一带。西汉时有18647人,1510户,养兵2000人,王都在疏勒城(今喀什市)。商业已很繁盛,有贸易市场。东汉时国力发展,兵力达到30000余人。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匈奴唆使龟兹攻疏勒,杀其国王,派兜题为疏勒王。当年冬,班超间道至疏勒,捉兜题,扶持原国王成之侄忠为王。从此,疏勒便成了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东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疏勒王忠听从莎车王的教唆,背叛班超,并引康居兵入境,在乌即城与班超对抗。班超用外交手段说退康居兵,忠又降班超。章和元年(87年),忠又向康居借兵叛乱,班超遂杀忠。东汉安帝元初年间,疏勒王安国流放其舅臣磐到大月氏。安国死后,臣磐请大月氏王派兵护送他归国夺位。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顺帝拜臣磐为汉大都尉。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臣磐被叔父和得所杀,和得反汉,东汉无法控制。东汉以后,疏勒与晋、北魏、隋等各政权均保持密切关系。唐朝时,疏勒国尚存,国王姓裴,其统治范围包括汉朝时期的莎车、捐毒、休循等。国名又称佉沙。王号“阿摩支”,养兵2000人,国人信仰火祆教。贞观九年(635年)始与唐朝来往。上元二年(675年),唐朝在疏勒置都督府。仪凤二年(677年)被吐蕃征服,10年后被唐夺回。10世纪中,伊斯兰教传入,疏勒国灭亡。
10.皮山国,丝绸之路南道小国。位于今新疆皮山县境内。西汉时王都为皮山城,有3500人,500余户,养兵500人。国王之下设左右将、左右都尉、骑君、译长等职官。从此向西南过桑株达坂即可抵达今日的喀喇昆仑山口,过山即克什米尔,亦为丝绸之路入罽宾、乌弋山离和印度的一条支线。东汉时国尚存,至唐时其国已并入于阗。
11.西夜国,丝绸之路南道小国,又名漂沙。位置在今新疆叶城县境,一说叶城县城西南的乌夏尔巴什即其国王所在地。西汉时其王在呼犍谷。有4000人,350余户。养兵1000人,人种与羌人相类,经济以游牧为主,地产玉石。东汉时人口达万余人,户增至2500,养兵达3000人。国分为西夜与子合两部。东汉初,为莎车所破,东汉末被疏勒所并。北魏时国名又改称“悉居半”。唐代称“朱俱波”或“朱居盘(pán)”,国力且有发展,曾并吞帕米尔高原上的蒲犁国、德若国和依耐国。其王族为疏勒人,语言与于阗语大同小异,体貌与华人相似。
12.蒲犁国,丝绸之路葱岭险道的小国。位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王都在蒲犁城,今塔什库尔干县城东北面的“石头城”遗址即是。西汉时有5000人,650户,养兵2000人。国王下设侯、都尉二职官。民俗与子合国相同,谷物靠莎车国供应。地处高寒山区,可供居民生息繁衍的地方最低在海拔3700米上下。丝绸之路南道和北道均需经过这个小国,《汉书·西域传》所谓的“身热头痛之坂”即指国境南面的喀喇昆仑山东麓,海拔5000米左右。过此即可进入印度河河谷或瓦罕走廊。南北朝时,其国名改为“渴盘陀”。又作“喝盘陀”、“汉陀”、“渴馆檀”、“渴罗陀“。《大唐西域记》又作“朅(qiè)盘陀”。唐代时,其王为疏勒人。贞观九年(635)开始与唐朝接触。开元年间,唐在其境置葱岭守捉。从北魏至唐,此国在帕米尔高原上一直为势力最大的国家,兵力曾一度威胁到 宾。唐朝以后被疏勒国吞并。
13.依耐国,丝绸之路南道与北道会合处的小国。位于今新疆英吉沙、莎车之间。西汉时有670人,125户,养兵350人。民俗与子合国相同而经济以游牧为主。到东汉时史书已不记其存在,可能已经灭亡。
14.莎车国,丝绸之路大国。《逸周书·王会解》中即有其名,位置在今新疆莎车、麦盖提县境。西汉时王都在莎车城,人口16300余人。汉武帝开拓西域之后,即归西域都护府辖制。汉宣帝地节年间,乌孙公主的儿子万年为王。弟呼屠徵不服,杀万年,且阴约西域诸国叛汉。元康元年(前65年),冯奉世途经莎车,斩呼屠徵,立其兄为王。西汉末年,西域动乱,丝绸之路各国大都背叛汉朝,归属匈奴,唯莎车国王坚持属汉。天凤五年(18年),延死,子康立。东汉初,康与邻国抵抗匈奴进攻,保护汉朝都护及其他官吏、家属千余口。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河西大将军窦融按西汉制度立康为莎车王,封为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建武九年(33年),康死,弟贤代立为王。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授贤为汉大将军,而贤自称西域都护。于是葱岭以东各国基本上都受辖于贤。建武二十二年(46年),贤灭鄯善、龟兹。后又向西灭妫塞王国,俘大宛王延留,势力达到帕米尔以西。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于阗背叛莎车,莎车灭。后又复国。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西域长史班超发西域各国兵攻莎车,莎车降汉。北魏时,莎车改名为渠莎,但国势已大衰,后并于疏勒。
15.尉头国, 丝绸之路北道小国。位于今新疆乌什县和阿合奇县一带。西汉时约2300人,300户,养兵800名。王都在尉头谷。王下设左右都尉、左右骑君等职官。南与疏勒接,但因山阻而不通。东汉国名尚存。《后汉书·西域传》疏勒条称:疏勒东北经尉头、温宿、姑墨、龟兹至焉耆。由此可知到东汉时,尉头的疆域又向南有所发展,已经地跨北道两侧,达到今柯坪以南,巴楚县图木休克以北一带。
16.温宿国,塔里木盆地的古代小国,位于今新疆温宿县境内。汉武帝开通西域以后臣属汉朝,后归西域都护府辖制。其王所在都城称温宿城。从此向北有小道,过天山可到乌孙国的王都赤谷城。西汉末被姑墨国吞并,北魏时其地尽归龟兹。
17.尉犁国,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流域的古代小国,位于今新疆尉犁县。此地清代称喀喇库木,又译喀喇工,设新平县。西汉时此国属西域都护府辖制,至唐朝时被焉耆国吞并,成为焉耆国的属地。
18.姑墨国,塔里木盆地的古代小国,位于今新疆阿克苏市境内。汉朝时其王所在都城称南城,汉武帝开西域后即与汉朝建立臣属关系,后属西域都护府统辖。地处丝绸之路北道要冲,东通龟兹,南到于阗,北与乌孙国接壤。王莽的新朝时,其王丞杀温宿王,兼并温宿国。北魏时被龟兹国吞并,成了龟兹属地。
19.车师王国,丝绸之路上的古国之一,位于今吐鲁番盆地和吉木萨尔一带。国分前王和后王两部,前部王庭治交河城,后部王庭治务涂谷。其国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译作“姑师”。国民经济以农业和牧业为主,居民属突厥语族,王族亦本族人。西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汉遣赵破奴伐车师之前,其王附属于匈奴,受僮仆都尉辖制。赵破奴兵临其地之后,开始与西汉王朝发生接触。武帝征和四年(前89),归属于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西域都护正式设置之后,即归都护辖制。北魏时其王始受魏封,守魏侍中,号大都尉。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及沮渠蒙逊等在河西割据时,其地虽设高昌郡,但其王国和国王族属如故。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450),河西王沮渠安周围其王车伊洛于交河城,车伊洛不敌,遂率其遗民西奔焉耆,自是车师王国始亡。从其国名见于史书至灭亡,前后共历550余年。
20.且弥国,故址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和昌吉、呼图壁县境内,且弥为东、西二国。西且弥国,都城在天山东于大谷,距长安八千六百七十里。国有三百三十二户,人口一千九百二十六人,军队七百三十八人。设西且弥侯、左右将、左右骑君各一人。西南至都护治所一千四百八十七里。东且弥国,都城在天山东兑虚谷,距长安八千二百五十里。国有一百九十一户,人口一千九百四十八人,军队五百七十二人。设东且弥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西南至都护治所一千五百八十七里。后分为东、西两部。东汉时并入车师后部。且弥国在天山脚下,水草丰美,其地自然景观众多,也是西北一个重镇,所以南来北往的商旅众多,这里又属汉代都护府所辖,因此不仅有条件与城郭诸国发生经济贸易,同时还促进了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国家的富有,带来奢华的生活习惯,国王至官员挥金如土,大肆修建宫廷。国王王宫中有大型浴池,带领众多妃女在中嬉戏,表现出了一度的繁荣景象。
21.蒲类国,原址在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湖附近。当地人能作弓矢,训好马,勇猛善战。蒲类国的早期信仰萨满教。自古以来,蒲类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随着丝绸西传和佛教东传引发的利益冲突,蒲类更是战火连年,狼烟四起。 公元前60年,汉军破姑师,分置车师前后国,蒲类前后国等共八国,东汉时惟蒲类前国尚存。东汉末至隋,蒲类曾先后为鲜卑、突厥属地。也曾为匈奴右部地,后属姑师。
22.渠勒国位于和田地区东部,是古“丝绸之路”南路上的一个重镇,历史悠久。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渠勒、王治革建德成,去长安 9950 公里,户 310 、 122170 、胜兵 300 人。东北至都护治所 3852 里:东与戎卢、西与若羌,北与于弥接。”渠勒在西域是个较小的国家,为防止外敌入侵,国民崇尚武艺。据当地老人传说,当时的渠勒古国灌溉便利、水草丰美、生态优越,生产结构以农为主,兼营畜牧。短短百年间,因战乱和自然等原因,土地大面积沙化,耕地、草场被流沙掩埋,渠勒古国被迫搬迁。 热瓦克是渠勒古国的第二处遗址,位于现在的县城西北部。热瓦克,维吾尔语即“宫殿”之意,折射其当时的繁华。距今约620年以前,热瓦克同样演绎了1300多年以前的悲剧。一场大风卷着漫漫黄沙一直刮了40多个昼夜,人畜、草场、农田全部在狂风中被黄沙掩埋。再次搬迁,成了策勒古城无奈的选择。现在的策勒县城就是第三次搬迁的位置。据考,当年玄奘所经位于尼壤城之西的媲摩城,有可能就是渠勒国王治所在地。
23.卑陆国,古西域国名。《汉书?卑陆国传》载:“卑陆国,王治在天山东乾当国。去长安八千六百八十里。户二百二十七、口千三百八十七,胜兵四百二十二人。辅国候、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译长各一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二百八十七里。”卑陆国分布地区为今准噶尔盆地南缘,至乌鲁木齐市东南一带。治所乾当国,在今甘河子一带。
24.乌贪訾离是天山北诸国中除乌孙外最北边的一个小国,分布在今乌鲁木齐西北的玛纳斯。。《汉书?乌贪訾离国传》载:“乌贪訾离国、王治于娄谷。去长安万三百八十里。户四十一,口二百三十一,胜兵五十七人。辅国候、左右都尉各一人。东与单桓、南与且弥、西与乌孙接。
25.卑陆后国,古西域国名。《汉书?卑陆后国传》载:“卑陆后国,王治番渠类谷。去长安八千七百一十里,户四百六十二,口一千一百三十七,胜兵四百二十二人。辅国候、都尉、译长各一人,将二人。东与郁立师、北与匈奴、西与劫国、南与车师接。”卑陆后国在卑陆国西,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番渠类谷可能在今九运街附近。
26.单桓,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西北郊。《汉书·西域传下·单桓国》:“ 单桓国,王治单桓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七十里。户二十七,口百九十四,胜兵四十五人。辅国候、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单桓国人口为当时西域诸国最少。实为有记载,中国历史上最小的国家。
27.蒲类后国,古西域国名。《汉书?蒲类后国传》载:“蒲类后国,王去长安八千六百三十里,户一百,口千七十,胜兵三百三十人。辅国候、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蒲类后国人数较少,且游牧无定居之所,故王无治所。其地域范围为今巴里坤湖西至木垒哈萨克自治州之间。北面与匈奴为邻。
28.西且弥国,古西域国名。关于西且弥国具体历史位置,说法很多,有人以为在今天的玛纳斯县与呼图壁县之间的呼图壁河流域一带。也有人说,是在今天新疆和静县之北。东汉以后被并入车师后部。在一份介绍“龟兹古国”的资料里,我还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 ... 出库车县,向北行,可到达大、小龙池,过了铁力买提冰大坂,就是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古称西且弥),古代在这里构成了一条南北疆的通道”。也有人说,《汉书新注卷九十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里记载的“西且弥”国,应该是今天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北的雀儿沟一带。《汉书·西且弥国传》中记载:“西且弥国,王治天山东于大谷,去长安八千六百七十里。户三百三十二,口千九百二十六,胜兵七百三十八人。西且弥侯、左右将、左右骑君各一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四百八十七里”。古代西域三十六之西且弥的势力范围应当以塔城地区乌苏市东南为中心,向四面幅射。关于“且末”、“且弥”、“弥”,有人做过研究,说《汉书地理志》所记有西域族国之名“且末”、“且弥”、“西且弥”、“东且弥”、“弥”等,“弥”后史亦作“拘弥”。并说,所谓“且末”或者“且弥”部落,可能还源自远东地区。弥国的故址,在今天的新疆乌鲁木齐和昌吉、呼图壁县境内,且弥为东、西二国。西且弥属于半游牧行国,所谓半游牧行国,就是“逐水草,颇田作”。西且弥国王治于大谷。诸国中王治称“谷”者(如“东且弥国王治兑虚谷”、“子合王治呼犍谷”、“蒲犂国王治蒲犂谷”和“尉头国王治尉头谷”),均“随畜逐水草往来”,可以肯定,在西域诸国中王治以“谷”命名者,就是以畜牧业为主的。
29.东且弥国。它在西汉、东汉时都存在,随水草迁居,少部分人从事农耕。《后汉书·班勇传》记载:“班勇又使别校诛斩东且弥王,亦更立其种人为王,于是车师六国平。”其国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后汉书·西域传》云:“东且弥国东去长吏所居八百里,去洛阳千二百五十里。户三千余,口五千余,胜兵三千余人。庐帐居,逐水草,颇田作。其所出有亦与蒲类同。所居无常。”
30.劫国,古西域国名。《汉书?劫国传》载:“劫国、王治天山东丹渠谷,去长安八千五百七十里。户九十九,口五百,胜兵百一十五人。辅国候、都尉、译长各一人。”劫国在卑陆后国西,治所丹渠谷在今乌鲁木齐市东北的阜康县境。劫国,隋时闻焉,在葱岭中,西与南俱与赊弥国界接,西北至挹怛国,去长安万二千里。有户数万。气候热,有稻、麦、粟、豆、羊、马,出洛沙、青黛。婚姻同突厥。死亡弃於山。唐武德二年,遣使贡宝带、金锁、玻璃、水精杯各一,玻璃四百九十枚,大者如枣,小者如酸枣。
31.狐胡国,《汉书·狐胡国传》载:“狐胡国,王治车师柳谷。去长安八千二百里,户五十五,口二百六十四,胜兵四十五人。辅国候,左右都尉各一人。西到都护治所千一百四十七里,至焉耆七百七十里。”是西域城廓诸国人数较少的一个小国。柳谷在今乌鲁木齐东南,吐鲁番西北。文中说西至都护府有误,应为西南至都护府。因为西域都护治乌垒城(在今轮台县东部野云沟)。狐胡国是绿洲农业小国,又称“孤胡”。原址在今新疆吐鲁番北白杨达板城带。都城是车师柳谷,仅有住户55家,264人口。其中还有少量游牧民族和45名战士。国王以下有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
32.山国,《汉书?山国传》载:“山国,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户四百五十,口五千。到焉耆百六十里,西到危须二百六十里,东南与鄯善、且末接。”山国的地域范围,在今博斯腾湖东南,王城所在不详。故颜师古注曰:“常在山下居,不为城治也。”因名山国。文中载西至危须二百六十里有误,应为西北至危须二百六十里。因为危须在博斯腾湖以北。其国所需谷物均依赖危须和焉耆。 山国原址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南。都城是墨山城。有450户人家坐落在山中,近5000口人。上千个战士,手持的兵器都由山国山中的铁矿冶炼而成。王以下有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
33. 车师前国为古西域国国名,其所在地即今天的交河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郊约十二公里的亚尔乃孜沟西河床之间的一个呈柳叶型的河心洲上。车师原名姑师。汉元初元年(公元前四十八年),分其地为前、后两部,皆属西域都护府。前部治交河城(今吐鲁番县西交河城遗址),后部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县南山中)。车师前国都城所在地交河故城的历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吐鲁番盆地就有了人类活动,并已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晚期,交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这些早期的土居者属于我国古代西北兄弟民族“姑师人”,后来称作车师人。《汉书·车师前国传》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辅国候、安国候、左右将、都尉、归汉都尉、车师君、通善君、乡善君各一人,译长二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八百七十里,至焉耆八百三十五里。”交河故城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现存遗址均属唐代时期建筑群落,是目前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生土建筑遗址。汉设戊已校尉屯车师前王庭,东汉班勇任西域长史时,屯前部柳中(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三国时魏戊已校尉居前部高昌(今吐鲁番县东南高昌古城遗址),车师后部王治赖城,受魏封号“大都尉”。 晋代皆属西域戊已校尉。南北朝时,前部属北魏,因遭北凉攻击,公元四五0年西迁焉耆东部地区。汉初,匈奴的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塔里木盆地北缘诸国,匈奴大单于置“僮仆都尉”于北道的焉耆、危须、尉犁之间,把被征服各国人民视为僮、仆、百般虐待,榨取他们的财富,统治非常严格。这些小国,在匈奴的策动下,车师、楼兰,常常劫掠汉使,遮断道路,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将王恹率轻骑破楼兰,赵破奴破姑师。以后汉军在车师一带与匈奴交战,匈奴在宣帝时分裂,日逐王于神爵二年归汉。匈奴设在西域的“僮仆都尉”遂废。汉于其地设“西域都护”治乌垒城,诸国完全臣属于汉,天山南北“丝绸之路”完全打通。 车师前国故城主要遗址位于台地的中南部,以中心大街为中轴线,规划出官署区、寺庙区、民居区和与中心大街相联结的众多的街巷道路。车师前国中心大街长340米、宽8~11米,两侧有高3.5~4米、厚1.5~2米高大厚实的坊墙。车师前国大街北端为中心佛塔,南端为南大塔。
34.车师后国,古西域国名。《汉书?车师后国传》载:“车师后国,王治务涂谷。去长安八千九百五十里,户五百九十五,口四千七百七十四,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击胡候、左右将、左右都尉、道民君、译长各一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二百三十七里。”车师后国的地域,在今博格多山脉北麓至奇台西南,务涂谷在二者之间。
35.车师都尉国,古西域国名。《汉书·车师都尉国传》指出:“车师都尉国,户四十,口三百三十三、胜兵八十四人。”位于天山南麓,即今天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东南高昌古城一带。车师都尉国是西域中人口较少的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重要,东汉戎已校尉曾居于此,治所在高昌壁(今吐鲁番东南,戈丁湖北、鄯善西)。
36.车师后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周围。在奇台县,人们大都把车师后城国都地指做在老奇台镇。有人说,它是由车师后国被灭后分列出来的国家,与车师尉都国同时期。它是车师国被汉军征服后,分出的与历史上中国古代西域三十六诸国之车师前国、车师后国和车师后城国同时并存的车师四国之一。无论哪一种说法,它们对于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确在中国古代西域三十六诸国之中出现过。历史的沿革湮灭了多少精彩的故事,多少英雄豪杰的高歌昂叫沉淀在这里。《汉书·车师后城国传》载:“车师后城国,户百五十四,口九百六十、胜兵二百六十人。” 当年天山山脉博格达南北的商贸交易、信息传递、消夏越冬,通常是由吐鲁番越过天山石窑子达坂(琼达坂)到吉木萨尔的。这是一条跨越天山的南北古道,后人称之为车师古道。(这里是准噶尔盆地边缘的景色)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商旅和军队由南疆跨越东部天山进入北疆,虽有多条可以通行的山路,但最方便的还是车师古道。据《西州图经》记载: “ 古道出交河县界,至西北,向柳谷,通庭州四百五十里,足水草,唯通人 ” 。这条南北向山道比绕道乌鲁木齐缩短里程将近一半,可少走 170 多公里路程,沿途驿站甚多,交通相当繁忙。 直到今日,吐鲁番和吉木萨尔两地的小商贩,也偶而骑着毛驴有经此古道贩卖时鲜果品者,吐鲁番地区牲畜转场到吉木萨尔还是经由该道。 由于近代交通的进步,此道行人基本绝迹,故使古道仍然保持了原始、古朴的面貌,成了一条进行旅游探险、揽胜的理想路线。 车师古道集奇、险、幽、雄各美学特征于一体,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蜿蜒的山间小道沿着黛色山体傍河延展,有地路段在崖岩中盘旋,直插云端。有些地路段铺设在五彩缤纷的花草坡上,也有的路段跨急流,穿密林,过险峡,狭隘处不足 2 米。沿途有古代堡垒遗址、烽燧、石人等人文古迹,也有石门、天桥、瀑布、奇树异花等自然景观。由于车师后城长国的分布地区在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的绿洲。风起沙落处,也不知道这大大荒漠中埋藏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上的这些千年不倒的胡杨可以做证。回望西汉时的战火狼烟,看到黄昏到来时河旁饮马的士兵。自十九世纪以来,它的神秘传奇,吸引大批国内外探险家和考古学家纷至沓来此地探险寻宝和考古揭秘。车师人分布在天山南北,占据了沟通南北的要道,对控制西域丝路位置十分重要。 公元450年,匈奴困车师国达八年之久,车师王弃城而走,从此,交河被并入了高昌,车师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了。 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车师尉都国、车师后城国,车师,这是一个被胶着在一起,让历史消亡了的国家。它的文明很久,但它的故事却被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