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骨殖(gǔ·shi)

即尸骨。尸体腐烂后剩下的骨头。

一般焚烧只能将骨松质和肌肉等软组织烧成灰,但骨密质则成为骨殖脱胶原组织,仍是块状的骨殖。

说白了就是尸体火化后的余骨。

【示例】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郓哥大闹授官厅武松斗杀西门庆 中“……火家各自分钱散了。何九叔对老婆道:‘你说这话正是了。我至期。只去偷骨殖便了。’……”

“……武松却揭起帘子,叫声:‘何九叔在家么?’这何九叔却才起来,听得是武松来寻,吓得手忙脚乱,头巾也戴不迭,急急取了银子和骨殖藏在身边!便出来迎接道:‘都头几时回来?’武松道:‘昨日方回到这里,有句话闲说则个,请那尊步同往。’何九叔道:‘小人便去,都头,且请拜茶。’武松道:‘不必,免赐!’……”

另:

殖(zhí)生息;孳生:繁殖│货殖│牲畜增殖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