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镇

基本概况北宋镇位于山东省利津县境西南部,距县城8.5公里,辖101个自然村,91个村民委员会。有14009户,总人口45496人,其中男22827人,女22669人,非农业人口2321人。全镇总面积124.5平方公里,有耕地5301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253公顷。 有中学3处,小学10处,幼儿园19处,在校学生556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77人,床位50张,有乡村卫生室(所)95处,乡村医生97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8%。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9部。有50个村达到小康水平。
经济发展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12.6亿元(现价,下同),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3亿元、8.1亿元和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4.6%和15%。工业总产值26.76亿元,利税1.3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206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21公顷,总产24121吨;瓜菜2067公顷,总产100766吨;棉花20350公顷,总产3978吨;种植业产值34206万元。年末片林面积60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6%;林果总产9820吨,林业产值460万元。大牲畜年末存栏7194头,猪存栏8620头,羊存栏24660只,家禽存栏48万只,畜牧业产值8960万元。水产品总产量2350吨,渔业总产值2116万元。有水库38座,总蓄水能力34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57608千瓦,农村用电量1486万千瓦时。乡镇企业总产值10.3亿元,利税55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000.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比上年增加600元。有中学3处,小学10处,幼儿园19处,在校学生556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77人,床位50张,有乡村卫生室(所)95处,乡村医生97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8%。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9部。有50个村达到小康水平。【农业生产】
全镇耕地总面积5391公顷,其中常用耕地5391公顷。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21公顷,总产24121吨;棉花20350公顷,总产皮棉3978吨;瓜菜2067公顷,总产100766吨。全年种植业产值34206万元。年末片林面积60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6%;林果总产9820吨,林业产值460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7194头,猪存栏8620头,羊存栏24660只,家禽存栏48万只,全年畜牧业产值8960万元。水产品总产量2350吨,渔业总产值211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20万元。有水库31座,总蓄水能力340万立方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206万元。
【文教卫生】
全镇有中学3处,专任教师194人,在校学生1768人;有小学10处,专任教师152人,在校学生27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幼儿园19处,幼师112人,入园儿童1056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100%。有文化、广播站1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91个,有农村广播室91个,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有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77人,设床位50张,有乡村医疗服务站(所)95处,乡村医生97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8%。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数达到925人,全乡(镇)人口计划生育率达到98.9%。
【工业、个体私营企业】
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6.76亿元,利税1.3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7.08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6.37亿元,工业增加值6.3亿元,利税总额6824万元。个体私营企业245家,实现总产值10.3亿元,利税5500万元。
【新农村建设】以黄河滩区为主,完成大田蔬菜种植5000亩。投资30万元,新建芦笋示范园区9个,新增芦笋种植面积7000亩;芦笋绿色食品认证通过省农业厅鉴定,被命名为全国芦笋种植标准化示范园,投资360余万元,建设丁家、南楼、坡韩、侯王等14个标准化畜牧养殖园区。在新建户用沼气池360个,改厕200余个,全部投入使用;培育了以北朱秧歌、双李舞龙等一村一品的乡风文明队,广泛开展“信用北宋”建设,评出前王、乡李上等信用村78个,文明信用户11300户,评选出了东潘戴里俊等200余名好媳妇、好婆婆。对宋王路及前王、河套李等乡村路实施改造,公路总长达16公里,新建乡李上等22个文化大院,9个休闲娱乐广场,对乡李上等14个村庄规划编制,全镇300口人以下的村庄规划全部完成。制定了危旧土房改造计划,积极推广农村优秀住宅,农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了85%以上。投资25万元,完成大盖等34个村的村庄绿化,完成干线绿化18公里,店铺绿化2公里。在农村集中开展美化村庄、绿化家园、讲求环境卫生洁净活动,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彻底清理“三堆”。清理占道经营586户,清扫路面17万平方米,清除乱贴乱画860多处,清运垃圾4600多吨,镇村面貌明显改观,卫生环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