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梯地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888~1923年德国W.彭克提出的一种地形发育理论。认为地形的发育应从侵蚀作用和构造作用间的比率来解释。侵蚀过程按世界性规律运行,在不同气候区只是速率不同。构造运动的一般模式包括缓慢起始上升、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及静止等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内外力作用的比率不一样,所以出现不同的坡形。凸形坡表征上升大于侵蚀,凹形坡表证上升小于侵蚀,直线坡则表征两者之间处于平衡状态。在地形发展过程中,随着地壳上升,在原始地面上先是形成凸形坡,随时间的流逝,较陡的坡段急速平行后退,上凸形坡的曲率半径变小。当加速上升时,原始的准平原为一系列梯地所包围,每一个梯阶即为缓缓上升的弯隆边缘的一级夷平面。随着上升速率不断衰减,凸坡转变为凹坡,景观逐渐为使河谷展宽的侵蚀过程所控制,最终形成为剥蚀上升均衡平原——终极平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