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蔷薇白轮蚧

【学名】Aulacaspis rosarum Bcrchsenius
【其他标准名称】中文名拟蔷薇白轮蚧
【别名】月季白轮盾蚧、月季轮盾蚧、拟蔷薇白轮盾蚧
【地理分布】分布在辽宁、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湖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及北方温室中。
【科属】盾蚧科,同翅目
【寄主】月季、蔷薇、玫瑰、苏铁、九里香、米兰、七里香、樟、刺梨、黄刺梅、木香、乌桕、兰花等
【为害特点】以若虫、成虫在植物的茎和枝条上刺吸危害,吸食汁液。受害重的植物大量叶片枯黄、脱落,甚至整株枯死。
【特征描述】
成虫雌介壳灰白色,近圆形,约2mm。壳点2个,其中一个位于介壳的前端,介壳背面有1纵隆脊。雌成虫体长约1.4mm,初期橙黄色,后渐变成紫红色。前体部很膨大,头缘之前侧角明显。最宽部在中胸部。后胸及腹部前面数节侧宽圆。触角退化,仅留两个瘤形,生有一粗而弯曲的毛。臀板略成三角形,端圆,臀叶三对,中臀叶位于臀板凹缺内,呈“八”字形,基部相连。其它臀叶分裂为二,其端部浑圆。雄介壳长形,约1mm,白色,背面具两纵脊沟;壳点一,位于最前端,黄色或黄褐色。卵长椭圆形,长0.16mm,紫红色。若虫1龄若虫体长椭圆形,淡红至深红色。触角5节,末端节最长,腹末有1对长毛。
【发生规律】
年发生2-3代,以2龄若虫及成虫、雄蛹在枝干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始产卵,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5月中下旬为卵孵化盛期。第一代雌成虫在7月上旬出现,7月中旬为第二代卵孵化盛期。8月上旬第二代雌成虫出现。9月中旬为第三代卵孵化盛期。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132粒左右,成堆产于介壳内。初孵若虫从母体介壳下爬出后,在枝干上爬行,约几小时至1天左右固定取食,固定取食1-2天,蜕皮变为二龄若虫,并分泌一层灰白色绒毛状蜡质覆盖身体。雄成虫交配不久即死亡。该蚧世代重叠。树冠中、下层虫口密度最大。
【防治方法】
1. 加强综合管理,使通风透光良好,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 2. 剪除蚧虫严重枝,放在空地上待天敌飞出后再行烧毁。亦可刷除枝干上密集的蚧虫。 3. 保护引放天敌。天敌有多种瓢虫和小蜂。 4. 药剂防治以若虫分散转移期施药最佳,虫体无蜡粉和介壳,抗药力最弱。可用40%乐果乳油5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25%亚胺硫磷或杀虫净或30%苯溴磷等乳油400-600倍液、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也可用矿物油乳剂夏秋季用含油量0.5%,冬季用3%-5%或松脂合剂夏秋季用18-20倍液,冬季8-10倍液。如化学农药和矿物油乳剂混用效果更好,对已分泌蜡粉或蜡壳者亦有防效。松脂合剂配比为烧碱2:松香3: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