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攻郑新郑之战
周灵王八年(公元前564年),在晋悼公兴复霸业之战中,晋、宋、卫、鲁、曹,莒、邾、滕、薛、杞、小邾联军进攻郑部新郑(今河南境)的作战。
周灵王七年夏,郑因蔡亲楚,发兵南下侵蔡,俘获蔡司马公子燮。同年冬,楚令尹子囊率军北上攻郑,讨其侵蔡。郑与楚媾和。次年二月,郑简公赴楚朝见楚共王,公开表示附楚。晋悼公为重新控制郑国,于当年冬亲率晋上、中、下、新四军会同宋、卫、鲁、曹、莒、邾、滕、薛、杞、小邾之君及齐太子光所率军队南下,直趋郑都新郑,对其北、西、东三城门发起攻击,四日不下。随后,诸侯联军移师泛水之滨(今河南中牟西南),进行休整,准备再攻新郑。郑人慑于联军实力强大,无意再战,主动求和。晋卿士荀偃认为只有重创楚军方能使郑彻底从晋,主张继续攻郑以诱使楚军北上,寻机与之决战。而宋、卫、鲁等诸侯认为郑既已乞和,则联军此行已达目的,均下欲再战。晋悼公遂顺应众诸侯意愿,率诸侯与郑简公在郑戏邑(今河南巩义东南)举行盟会。地处两强之间的郑国在晋、楚争霸过程中为求得生存,被迫采取唯强者是从的态度,故对戏邑盟会未抱诚意。因此,为警告郑国,盟会后不久,晋率诸侯再度围攻新郑之东,西、北三门,五天后方撤兵。楚共王闻郑复从于晋,于同年底亲率大军北上攻郑。郑又向楚乞和。楚共王与郑简公订立盟约后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