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温梯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geothermal gradient

又称“地热梯度”。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以每百米垂直深度上增加的℃数表示。不同地点地温梯度值不同,通常为(1—3)℃/百米,火山活动区较高。

又称地热梯度、地热增温率。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每深100米或1千米的温度增加值来表示地热梯度;在地热异常区,也常用每深10米或1米的温度增加值来表示地热梯度。地壳的近似平均地热梯度是每千米25℃,大于这个数字就叫做地热梯度异常。近地表处的地热梯度则因地而异,其大小与所在地区的大地热流量成正比,与热流所经岩体的热导率成反比。因此,地热梯度的区域性变化可能来源于热流量的变化,也可能来源于近地表岩体的热导率的变化。而在整个地球内部,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地热梯度的方向一般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称正梯度。如果温度向下即随深度的增加反而降低时,称负梯度。热田钻孔穿透热储层后,常出现负梯度。

地温梯度异常可以用来研究地质构造的特征,同时对研究矿产(金,石油等)的形成与分布也有重要作用。[2]

地热梯度的倒数称地热增温陡度(geothermal degree),或称地热增温级(geothermal degree),其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温度相差1℃时两个等温面之间的距离。[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