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07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波音707
泛美航空公司的波音707

波音707简介波音707(Boeing 707)是美国波音公司在1950年代研制的四发喷气式民航客机。波音707是美国第一种实用的喷气式客机,是世界第一型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喷气式民航客机。波音707运营成本比当时的活塞式发动机的飞机低数倍,这是它之所以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波音707是商业民航客机的典范,缩短了洲际旅行的时间,提高旅客在旅行途中的舒适程度,给美国民用航空带来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凭借波音707的成功也使波音公司迅速崛起,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世界性飞机制造商。

研发历史波音707最初的原型机称作367-80。波音公司在1952年开始研制DASH 80(编号367-80)。波音公司花费一千六百万美元的成本,用两年的时间开发出367-80。原型机于1954年7月15日首飞。机体设计部分最初与波音377/C97型接近,而气体动力方面则与B-47轰炸机相类似。波音的想法是同一型号亦可售给空军作运输机,不久,在此试验机的基础上为美国空军研制出C-135军用运输机,著名的KC-135空中加油机就是在C-135基础上研制的,并大量生产。

波音707

1955年,经美国空军同意,波音公司在C-135的基础上研制民用型客机——波音707,于1957年12月20日首次试飞,根据用户意见修改的第一型商业型707飞机称为波音707-120型,与原型机相比,客舱更宽大。1958年9月18日正式获得FAA认证。1958年10月开始交付正式投入航线使用,首家用户为泛美航空公司。此后,波音707进行了不少改型,发动机由最初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更换为效率更高、性能较好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波音707
-720型

在1960至1970年代是波音707的全盛时期。波音707主要型别有707-120、-220、-320和-420以及波音720等。波音707亦有大量被空军采用,在美国空军内的E-3、E-8及C-137皆改装自波音707。此外,美国曾经的总统专机也是由波音707改装而成。

波音707民用型在1982年停产,最后一架民用型707-320C型于1982年3月交付使用。波音707(包括军用改型)共获订货1010架。生产线于1991年关闭,1992年5月交付最后一架军用型。

停产后民用型波音707大多在1980-1990年代陆续退役。剩余部分707在使用中主要改装为货机使用。为了达到日益严格的噪音标准,在波音707飞机上一般都加装降低噪音设备。也有部分波音707为了降低噪音更换使用JT8D或CFM56-2B1发动机,并加装小翼改进性能,这种型号被定为Q707。

技术特点

波音707

波音707属于第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在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很多技术创新。动力装置采用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以及使用带后掠角的机翼代替以往的活塞式发动机和直机翼,从而大大提高了飞机的巡航速度和客运量,使航运公司的运营效率大为提高。喷气式客机没有了螺旋桨造成的机身振动,飞行高度更高,提高了旅客在旅行途中的舒适程度。

波音707装有4台采用普拉特·惠特尼公司( Pratt & Whitney)的JT3C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后来换装JT3D涡轮风扇喷气式发动机,单台推力84.48千牛。707的发动机吊舱有相当大的离地净空,发动机短舱的吊架也较长,对机翼的气动干扰较小,对气动设计的要求较低。

波音707原型机367-80的机体直径132英吋,只够适合安排一行2+2座位。波音公司接受了用户的反馈决定将机体加宽至144英吋(一行2+3座位)以安装更多座位和增添空间。但是,道格拉斯的DC-8的机体达147英吋,由于航空公司喜欢额外空间,因此波音公司再次增加707的客舱宽度(满足一行3+3座位)。波音707-320型可载客量约为219人(经济、商务两级)或258人(一级),驾驶舱机组人员4名,主要用于干线飞行。

主要型号波音707系列民用型主要型号包括 -120型(使用普拉特·惠特尼JT3C涡轮喷气式发动机),-120B型(使用JT3D涡轮风扇喷气式发动机),-320型(国际航线型号,机翼、机身较长,使用JT4D涡轮风扇喷气式发动机),-320B型(使用JT3D涡轮风扇喷气式发动机),-420型(使用罗尔斯·罗伊斯Conway 508涡轮风扇喷气式发动机)。此外波音公司的原707-020型,以波音720的命名销售,主要供中程航线使用及容许在短跑道起飞。

波音707-100/200系列:

主要用于美国国内航线,能横贯大陆路线及横渡大西洋的路线。共计生产146架。其中100型141架(-120型69架、-120B型72架),200型5架

波音707

B707-120:民用波音707的第一种生产型号,1955年获得泛美航空15架的订单,在其要求下,波音在原型机C-135基础上改进,加长加宽机身,于1957年12月20日首飞,1958年10月投入航线使用。使用普拉特-惠特尼公司JT3C涡轮喷气发动机,起飞总载重为257,000磅。载客量137~189人。

B707-138B:专门为澳洲航空生产,机身短航程较长,生产13架,采用效率较高的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

B707-120B:120型的改进,采用效率较高的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注:型号尾部“B”的意义即表示用效率较高、性能较好的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取代最初使用的JT3、JT4涡轮喷气发动机,此命名规则适用B707系列飞机),噪音更低而且提高了推力和燃料效率。

B707-220:与120型类似,采用JT4A涡轮喷气发动机,适应高原高温机场使用,仅生产5架。由美国布兰尼夫航空公司运营(Braniff Airways)。

波音707-300/400系列:

-100型的加长型,主要应用于洲际飞行,共计生产616架。其中300型579架(-320型69架、-320B型175架、-320C型335架),400型37架

波音707

B707-320:300系列的基本型,采用JT4A-3涡轮风扇发动机,起飞重量增加至316,000磅。1959年1月首飞。

B707-320B:在-320型基础上改用JT3D-3涡轮风扇发动机。起飞重量增加至335,000磅。中国民航订购了4架该型号。

B707-320C(C:convertible):-320型的客货可转换型,部分为全货运机型。起飞重量增加至336,000磅。共生产337架。中国民航曾运营11架该型号。

B707-420:应英国BOAC航空的要求,在-320型基础上改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康维508(Conway 508)涡轮风扇发动机。共生产37架。

B707-700:在-320型基础上改用CFM56发动机,机体和707-320型相同。曾在1979年11月27日试飞,但未投入生产和运营。

波音720:

波音707
720型

B707-120基础上的改型(最初型号为B707-020),主要用于美国国内市场的中短程运输机。机身缩短了2.5米,对机翼进行了重新设计,提高了巡航速度,载客量112~130人。主要供中程航线使用及容许在短跑道起飞。1959年11月23日首飞,1960年7月5日交付美国联合航空使用。波音720共生产152架。后来由于运作成本高,不少原本运营720型飞机的航空公司改为运营波音727。

B720:基本型,共生产了64架。

B720B:在基本型基础上改用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共生产了88架。

波音707军用型系列:

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空军购买了波音707军用型或对波音707进行改装,主要用于军事运输、空中加油、预警、电子作战

波音707
E3预警机

E-3系列:(E-3 Sentry“望楼”),大型预警机,波音707数量最多的军用改型。外观上与民用型有很明显的区别。在机身中部上方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雷达天线罩,此外,机内加装了相关的大量电子设备,配备AWACS(Airborne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能成为在作战战区中的指挥和通信中心。1977年开始投入使用。

E-6:(E-6 Mercury“水星”),潜艇通信中继机。在海军中服役。配备TACAMO(Take Charge and Move Out)抗毁战略通信系统,音译“塔卡木”。用于在战争情况下,确保美国国家指挥中心和美国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有效的通信联络

波音707
E8

E-8:配备JSTARS(Joint Surveillance Target Attack Radar System,“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能够进行实时的广阔区域监视和远程目标攻击指挥能力,以便提供战况进展和目标变化的迹象和警报。外形上的特点是在机身下装有一个12米长的雷达舱。1991年,尚在试验阶段的E-8即投入海湾战争进行实战检验。

C-137、C-18:军用运输型。

VC-137专机型:美国改装两架波音707飞机作为美国总统专机使用,于1972年12月正式开始在美国空军服役(注册号62-6000、72-7000)。理查德·尼克松是第一位将其作为“空军一号”的美国总统。2001年8月29日正式退役,随后,该飞机被运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里根总统图书馆作为展品供人们参观。

性能数据国际民航组织代码:B707(320型)

按尾流强弱分类H

发动机:翼下吊挂4台JT3D-7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4.48千牛(8615公斤)

驾驶舱有4名机组人员

外形尺寸

翼展44.42米

机长46.61米

机高12.92米

机翼面积268.6平方米

主轮距(m):6.73

最小转弯半径(m):17.98

重量及载荷

最大起飞重量150590千克

最大空重(Kg)66400

最大燃油量72500千克

最大着陆重量(Kg)112000

最大业载(Kg)38100

性能数据

最大巡航速度(Km/h):972

正常巡航速度(Km/h):870

实用升限(m):11818

平均小时耗油量(Kg)7100

最大燃油航程 9800公里

最大载重航程 6300公里

最后进近速度(Km/h):261

跑道入口速度(Kts,Km/h):251

波音707在中国

波音707
中国民航引进的波音707客机

中国内地民航从1973年开始引进波音707型客机,共曾运营过15架,11架为-320C型,4架为-320B型。

1972年,中国订购了10架波音707飞机。1973年8月,中国订购的第一架波音707飞机从波音公司机场起飞,到达上海。标志着波音飞机开始进入中国。1982年3月,波音公司生产的最后一批波音707客机中的一架交付中国民航使用,注册编号B-2420。

最初由中国民航购买10架,6架-320C和4架-320B。

原中国西南航空公司4架:注册号为B-2402、B-2410、B-2412、B-2418;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6架:注册号为B-2404、B-2406、B-2408、B-2414、B-2416、B-2420;

1993年开始陆续退出运营。中国大陆最后一架波音707,编号是B-2420。 此飞机于1982年3月交付使用,1998年接受延寿处理并改装为货机,2000年又退出航线运输改为飞行训练机使用。

此外,上海航空公司从1985年5月引进5架二手波音707-320C型客机,注册号为B-2422、B-2423、B-2424、B-2425、B-2426。仅运营三年多,1988年开始陆续转卖。

中国在1970年代初彷造了两架外观、大小都与波音707非常相似的飞机。采用亦为707使用的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发动机,称为运十。

中国香港地区民航方面:国泰航空公司从1971年7月起先后运营了12架二手波音707-320B/C型飞机,至1982年底全部退出运营。

中国台湾地区民航方面:中华航空公司从1969年11月起先后运营了6架波音707-320B/C型飞机,至1985年底全部退出运营。

涉及波音707的重大安全事件:

1979年9月11日,中华航空波音707货机(注册号B-1834)在桃园机场对开海面坠海,机上6名机员全部遇难。

1980年2月27日,中华航空波音707客机(注册号B-1826)在马尼拉机场降落时撞毁,机上有2名旅客遇难。

1990年10月2日,原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07(注册号B-2402)于在广州由于受劫机事件中被撞报废。

1998年,内地最后一架参加航线运输的波音707飞机B-2410在拉萨机场降落时机翼擦地,飞机报废。

相关资料波音707的诞生

1952年波音公司用B-47轰炸机(Stratojet)的机翼和翼下吊挂发动机的布局,配以波音377的机身,开始了新机的设计。波音公司花费1600万美元的成本,用两年的时间研制开发,波音公司称新机为367-80。波音公司的工程师认识到377的机身远远不能满足新型喷气客机的要求,于是新机机身被加长,机首的形状受到大幅度的修改,但机身的截面保留了377 独有的倒葫芦形,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迎风面积以减小迎风阻力,但又不牺牲乘客舱的宽度和一定的货舱容积。倒葫芦半腰上的折线在结构上也起到沿机身纵向的加强筋的作用。新机已经和377 没有太大关系了,但波音公司还是继续用367-80的名目,或简称为Dash 80。波音公司在试飞前,还没有空军或航空公司的订单时,就开始设立生产线。367-80于1954年7月首飞。72 岁高龄的波音公司创始人——威廉·E·波音(William Boeing)为367-80的面世特地回到西雅图,波音的妻子伯莎(Bertha Boeing)把一瓶香槟在新机上敲开,庆贺新机的下线典礼。令该机真正出尽风头的是其在1954 年的“金杯赛”上的表现,试飞员Tex Johnston 在华盛顿湖上空做了一个横滚,把在地面上观摩的波音公司高层官员吓坏了。

波音公司料定美国空军的B-52 机队终将依靠像367-80那样的喷气式加油机而不是KC-97螺旋桨式加油机。367-80首飞后一周,美国空军就订货29架KC-135加油机,以后KC-135成为美国空军空中加油机队的主力。波音公司随即将367-80改进成喷气客机。367-80最初是按货机设计的,没有过多考虑客舱座位的安排。竞争对手道格拉斯公司正在研制DC-8,机身比367-80略宽,很受航空公司的青睐。波音公司接受了用户的反馈,将367-80的机身加宽4英寸,原来的倒葫芦形截面的腰身放宽,变成蛋形的截面,所以军用型号C-135 和民用型号707 完全不是一回事。367-80本来就是一个临时的产品代号,波音公司高层为新机的名称动了一番脑筋。400-600系列已经在波音的产品系列中用掉了,剩下的是700,用于新飞机,所以最终被命名为707。据说波音公司之所以命名波音707是因为,在(最初)研究的时候机翼弦值是0.707,这架新型喷气式客机在美国联邦航空总局登记时,按照惯例要经过检验,检验合格证书上的号码就是“70700”。

波音707获得了来自泛美航空公司(Pan-American Airways)的第一个订单:20架波音707,不过泛美同时向道格拉斯公司订购了25架DC-8。和道格拉斯DC-8相比,波音707原型机的发动机功率小,无法进行横贯美国大陆的飞行,更不用说飞越大西洋了。而且,波音707的机翼太小,不能改用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波音对用户的要求有求必应,不光对驾驶舱的机械和机舱内部的装修作修改,波音的工程师对707 型机进行了好几次修改。最终推出改型707-120型,随后的改型为707-320洲际型客机。还按用户要求缩短机身,推出波音720,适应中低流量、中短航程航线的需要。波音还特意为澳大利亚Qantas开发了增程型,为美国的Braniff(廉价航空的先驱,现已倒闭)的南美航线开发了高原增加推力型。很快,波音707 开始大量占领民航市场,成为世界民航进入喷气时代的主力军。1950年代时越洋空中旅行的廉价、快捷很快取代了海上旅行,曾经是国力象征和古典机器时代之浪漫的豪华邮轮很快进入了历史的博物馆,被快捷的喷气式客机所取代。波音707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也在1963年换型为波音707。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后,林登·约翰逊就是在波音707的“空军一号”上宣誓就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由波音707飞机改装的美国“空军一号”(注:美国空军把任何一架为总统服务的飞机都称为“空军一号”。)飞抵中国访问,从而打破中美的敌对状态。波音707军用型其中包括用于E-3预警机、E8等军用型707和720,但不包括C-135系列的加油机和电子战飞机。

在波音707之后,波音利用707的机身开发研制了三发的727,双发的737,707、727、737机舱宽度相同,机舱设备有很多可以通用,货运集装箱也可以共用,大大方便了航空公司。707、727、737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民航客机体系。

特别事件

1978年4月20日韩国一架波音707客机从法国巴黎奥利机场的起飞,从法国飞往安克雷奇,途经英国、冰岛东岸、格陵兰和加拿大的北极群岛。客机偏离了航线进入了苏联边界,进入在科拉半岛沿岸上空,并未理会苏联空军发出迫降信号,随后改变航向,向与苏联接壤的芬兰方向飞去,被苏联空军的苏-15战斗机用导弹击中,左外翼被打掉,飞机在空中飞行了将近40分钟,迫降在苏联西北部卡累利阿的科尔皮亚尔维湖的冰面上。被导弹弹片击伤的两名乘客不治身亡,13人受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