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

锋是冷、暖气团间相交绥的狭窄的过渡地带。
(一)锋的概念
锋由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形成,其水平范围与气团水平尺度相当,长达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水平宽度在近地面层一般为几十千米,窄的只有几千米,宽者也不过几百千米,到高空增宽,可达200—400km,甚至更宽些。
锋区是指冷、暖气团间狭窄的过渡地带;
由于锋区的宽度同气团宽度相比显得很狭窄,因而常把锋区看成是一个几何面,称为锋面。

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锋面和锋线统称锋。
(二)锋的特征
1、锋面坡度
锋面倾斜的程度,称锋面坡度。
锋面坡度的形成和维持是地转偏转力和气压梯度力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
在两气团间产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G)迫使两者分界面趋于水平。
当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达到平衡时,气流平行于锋面作地转运动,这时冷、暖气团的分界面就不再向水平方向过渡而呈现为倾斜状态。
2、温度场
锋区温度场在天气图上表现为等温线非常密集,而且同锋面近于平行。由于锋面在空间呈倾斜状态,使得各等压面上的等温线密集区位置随高度升高不断向冷区一侧偏移。
在锋区附近,因为锋的下部是冷气团,上部是暖气团,所以自下而上通过锋区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加的现象,称锋面逆温。
3、气压场
锋面两侧是密度不同的冷、暖气团,因而锋两侧的气压倾向是不连续的,当等压线横穿锋面时便产生折角,折角尖端指向高压一方,锋落在低压槽中。
4、风场
地面锋既然处于低压槽内,依据梯度风原理,锋线附近的风场应具有气旋性切变。如图所示,当冷锋呈东北-西南走向时,锋前多为西南风,锋后多为西北风,表现出风向的气旋式切变。
(三)锋的类型和天气
1.锋的类型
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和结构状况,一般把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四种类型。
冷锋是冷气团推动着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的锋。冷锋又因移动速度快慢不同,分为一型(慢速)冷锋和二型(快速)冷锋。
暖锋是暖气团推动着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
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有时暖气团又占主导地位,锋面很少移动或处于来回摆动状态的锋。
锢囚锋是当冷锋赶上暖锋,两锋间暖空气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冷锋后的冷气团与暖锋前的冷气团相接触形成的锋。
2.锋面天气
(1)暖锋天气
如图所示,暖锋的坡度较小,暖气团在推挤冷气团过程中缓慢沿锋面向上滑行,当升到凝结高度后在锋面上产生广阔的、系统的层状云系。典型云序为:卷云(Ci)、卷层云(Cs)、高层云(As)、雨层云(Ns)。暖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雨层云内,多是连续性降水。
在我国明显的暖锋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2)冷锋天气
冷锋根据移动速度的快慢分为两种类型,一型冷锋和二型冷锋。
一型冷锋(缓行冷锋)移动缓慢、锋面坡度较小(在1/100左右),其天气模式如图所示。产生与暖锋相似的层状云系,只是云系的分布序列与暖锋相反,而且云系和雨区主要位于地面锋后。由于锋面坡度大于暖锋,因而云区和雨区都比暖锋窄些,且多稳定性降水。
二型冷锋(急行冷锋)移动快、坡度大(1/40—1/80),其天气模式如图所示。冷锋后的冷气团势力强,移速快,猛烈地冲击着暖空气,使暖空气急速上升,形成范围较窄、沿锋线排列很长的积状云带,产生对流性降水天气。夏季时,空气受热不均,对流旺盛,冷锋移来时常常狂风骤起、乌云满天、暴雨倾盆、雷电交加,气象要素发生剧变。但是,这种天气历时短暂,锋线过后气温急降,天气豁然开朗。
(3)准静止锋天气
同暖锋天气类似,云区和降水区比暖锋更为宽广,降水强度比较小,但持续时间长,可能造成绵绵细雨连日不止的连阴天气。
(4)锢囚锋天气
锢囚锋是由两条移动着的锋合并而成。所以它的天气仍保留着原来两条锋的天气特征。
(四)锋生和锋消
1、水平气流辐合、辐散
气流在辐合过程中,可促使冷、暖气团接近,水平温度梯度增大,利于锋生。反之,水平气流辐散则促使冷、暖气团远离,水平温度梯度减小,利于锋消。
2、空气垂直运动
锋面附近的垂直运动都是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在无凝结现象发生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利于锋生而利于锋消。
3、空气的热量交换
如果冷、暖气团各停留在更冷和更暖的下垫面上,锋得到加强。
锋两侧的气团都移行到性质大致相似的下垫面上,利于锋消。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据统计锋生地带主要有两个:
一个在东北、内蒙一线,并与北支锋区相对应。
另一个在长江以南地区,并与南支锋区相对应。华南地区凝结潜热释放的数量比较多,对锋生所起作用不容忽视。
【feng】
锋
sharp edge of a sword;van;
锋
(1)
锋
fēng
(2)
(形声。从金,夆fēng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3)
同本义 [the sharp point or cutting edge of a knife,sword,etc.]
底厉锋锷。――《汉书·萧望之传》
(4)
又如:锋端(指刀剑等兵器的刃口);锋镝(刀刃和箭头。泛指武器);锋锷(锋刃。泛指刀剑)
(5)
借指刀、剑等有刃的兵器 [sharp weapons]
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史记·淮阴侯列传》
(6)
又如:锋钲(利剑和铜钲);锋栝(刀与箭。引申为战争);锋矢(刀和箭)
(7)
泛指器物尖锐犀利的部分 [point]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梦溪笔谈》
(8)
又如:针锋;笔锋;锋毫(毛笔的尖端)
(9)
队伍的前列 [van]
布常为军锋。――《史记·黥布列传》
(10)
又如:锋行(军队的先锋)
(11)
锐利的情势 [impetus]。如:锋出(锋刃齐出,锐不可拒。用以比喻事物竞相兴起,层出不穷。同蜂出);锋不可当(指气势凌人、难以抵挡);锋侠(形容盛气凌人,任侠自雄的样子);锋气(锐气)
(12)
[气象]∶地表上分隔冷、暖气团的交线 [front]。如:锋线;锋面
(13)
古农具名 [a kind of farm implements]。如:锋铦(犁锄之类农具)
(14)
通“蜂”。昆虫名。比喻众多 [multitudinous]
今三年之间,灾异锋起,大小毕具。――《汉书·谷永传》
锋
(1)
锋
fēng
(2)
锐利,尖锐 [sharp;keen]。如:锋戈(锐利的戈);锋骨(突出的骨头)
锋
(1)
锋
fēng
(2)
用锋翻地 [turn up the soil with farm tools]
凡秋收之后…速锋之,地垣润泽而不坚硬。――《齐民要术》
锋镝
fēngdí
[weapons] 锋,刀口;镝,箭头。泛指兵器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汉·贾谊《过秦论》
锋快
fēngkuài
(1)
[sharp]∶刃薄而坚硬
把锋快的刺刀插入敌胸膛
(2)
[incisive]∶有力而深刻
句句话锋快,把老谋深算的高参驳得哑口无言
锋利
fēnglì
(1)
[sharp;keen]∶指锋刃尖而快
锋利的钢刀
(2)
[incisive;sharp;poignant]∶指言论、文笔尖刻有力
锋利泼辣的笔调
锋芒
fēngmáng
(1)
[cutting edge;spearhead]∶刀剑的尖端或刃部
锋芒所向
(2)
[talent displayed]∶比喻才干、锐气
锋芒毕露
锋芒逼人
锋芒毕露
fēngmáng-bìlù
[make a showy display of one's abilities;be trenchant in style;outbid sb. in haste] 指人的才干、锐气全部显露在外面,多指人有傲气,好表现自己
一个既深沉又锋芒毕露的人
不那么锋芒毕露的才智
锋锐
fēngruì
(1)
[sharp]∶指兵刃尖锐快利
锋锐的匕首
(2)
[sharp;keen]∶[目光、言论等]尖锐;敏锐
锋锐的目光
(3)
[advancing bravely]∶指勇往直前的气势
挫败敌人的锋锐
锋
(锋)
fēng ㄈㄥˉ
(1)
刀剑锐利的部分:刀~。剑~。交~。~利。~芒。~镝(泛指兵器;亦喻战争)。
(2)
器物的尖锐部分:笔~。针~相对。
(3)
形容语言的尖锐:话~。谈~。
(4)
在前面带头的人: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