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风毛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Saussurea hieracioides Hook.F.

【药 名】:长毛风毛菊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长毛风毛菊的全草。

【功 效】:泻水逐饮。

【主 治】:治水肿及胸胁积液等证。

【性味归经】:苦、涩,寒。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6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西南部、青海、湖北、四川西北部、云南、西藏。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动植物形态】:长毛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根茎肥厚,顶端密被膜质残存叶柄;茎被白以长柔毛。基生叶莲座状,长圆状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16cm,宽2-3cm,先端稍尖,基部狭楔形下延成具翅的短柄,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粗齿,两面被疏长柔毛或仅叶缘有睫毛;茎生叶1-3,条形,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2-3.5cm;总苞卵状钟形,长约2cm;总苞片3层,全部或边缘紫色,基部密被长柔毛,外层卵状披针形,内层条形,3层,绿黄色;托片长短不等;小花管状,紫色,长达2cm。瘦果圆柱状,长3-4cm,冠毛污白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花期6-7月。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性寒。有逐水的功能。用于各种水肿。分布于甘肃西部、青海、湖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