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1948年三店在香港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与人民出版社合并,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在各种不同的时期,三联书店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家历史悠久的出版社,以它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三联书店历史】
上海辣斐德路(复兴中路)生活周刊社(1926)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都是以杂志起家的。
生活书店成立于1932年,创办人是邹韬奋、徐伯昕等。其前身是《生活》周刊社。《生活》创刊于1925年10月,主编为王志莘先生,该刊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生活”二字,是职业教育社创办人黄炎培先生书写。1926年10月,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锐意改革,销量激增,并于1932年7月1日创办生活书店。
读书出版社成立于1936年,创办人是李公朴、柳湜、艾思奇、黄洛峰等,前身是1934年创刊的《读书生活》半月刊。成立时李公朴为总经理,李公朴于11月因“七君子”事件入狱,1937年2月由黄洛峰接任经理。
新知书店成立于1935年,创办人是钱俊瑞、姜君辰、薛暮桥、华应申等,它的发展则是从《中国农村》月刊开始的。
生活书店重庆分店(1937年)三家书店都诞生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时期。成立以后,三家书店坚持爱国进步立场,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民主革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呼声,业务发展迅速,但也屡遭国民党政府迫害。
自1928年6月《生活》周刊社开始出版图书,至1948年10月三店正式合并时止,三店共出版图书1600余种,先后共编辑出版期刊约50种。这些书刊宣传爱国进步思想,引导读者追求真理,在中国人民救亡和解放的年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三店先后在上海、汉口、广州、西安、香港等地开办过百余家分店。其中,仅生活书店设于各地的分店就有55家,化名开办的书店及出版社21家,与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或其它出版社、个人合作开办的书店或出版社35家。三店在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5年11月01日,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联合分店在重庆成立,简称重庆三联分店,第一次公开使用“三联”店名。
香港九龙弥敦道三联书店(1957年)1948年10月,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三店在香港合并,成立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三联书店。后来大部份人员迁往北京,在京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管理处。北京的三联书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归属人民出版社,直至1986年方独立经营,称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8月成立上海三联书店。今天,北京、上海、香港三家三联书店在不同地区共同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三联书店自成立之后,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但最初三店共同办杂志的传统仍然延续着,1979年创办的《读书》杂志便是代表之一。《读书》中的文章或是谈古论今,或是探讨社会现象、学术问题,都体现着深刻的思考过程和浓厚的人文关怀,始终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
1949年3月曹辛之重新设计的三联书店店徽【三联书店店徽】三联书店的出版标记,早已为读者所熟悉,简直成了读书人的图腾。从1948年“三联”在香港组建起,直到如今“三联”出版的书仍在用着同一个出版标记。三联店徽的原型来自生活书店店徽:1936年,美工郑川谷据一幅版画﹝有说是日本版画,也有说是苏联版画﹞移植过来,设计了店徽。 图案外围作齿轮形,中间是立足点一致的三个挥动锄镐的筑路工人,沿着三柄锄镐横穿有一条弧形光芒。40年代后期,还有一幅与店徽相仿的方形图案,作为出版标记印在部份出版物上。1948年10月,为迎接全国解放的新形势三家书店负责人在香港宣布合并,成立三联书店总管理处。总管理处迁入北京后,由曹辛之先生根据生活书店店徽进行了重新设计:三联店徽仍用圆形图案在一个上下椭圆的图案中,三个劳动者挥锄扬镐,同心协力开垦着知识的处女地。三个站在一起的劳动者更显示三家书店的正式联合。画面上略去原来的弧形光芒,而在劳动者的斜上方增加一颗光芒普照的五角星,使整幅小图在动态中趋于稳定,动静结合,有一种稳重感。这一小星的喻意就更为明显了:既是昼夜劳作的象征,也是黎明与进步的隐含。在劳作者下方是一条横线,代表着大地。横线下写着“三联书店”。整幅小图构图清新雅致,留白处给人以想像,图案的线条流畅简洁,也可见设计者的功力。新设计的店徽,解放初期曾作为书店工作人员佩带的证章,同时它也作为出版标记一直印在三联书店出版的书刊上。
“生活·读书·新知”题字【三联书店题字】“生活·读书·新知”虽然只是三家书店名字的组合,但却巧合地概括了人的一生中最主要的三个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生活,热爱生活,好好生活;然后是读书,读书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最后是新知,新知从读书中来,从生活中来,又让读书和生活更美好。
生活书店店徽“生活书店”四个字原也是请黄炎培先生书写的,但新写出来的“生活”二字却同原来周刊提名“生活”二字的字形出入较大,在几经踌躇之后,由当时担任生活书店经理的徐伯昕仿照黄先生笔体,摹写出“生活书店”四个字。
“读书生活出版社”的店名,据说是由沈钧儒的叔父,民国年间的老名士沈卫所题,1934年11月《读书生活》半月刊创刊,沈卫先生写了“读书生活出版社”几个字。沈卫所题的店名,后被制成白底红字的搪瓷招牌,曾挂在出版社的门口。
“新知书店”为隶书体字,是经廖承志的岳父亨颐先生手书。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三联书店以出版社会科学读物为主,其出版物有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也有中等程度的知识读物,还有大众普及读物。三联图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扎实的学理功底、丰富的人文关怀和思想智慧。半个多世纪以来,三联以其出版高品位的人文科学专业图书和社会科学的译著图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受到读书界的广泛尊敬,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三联书店在中国已不仅意味着一家出版社,而且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公共的知识精神。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一部三联的历史就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三联最辉煌的历史是这改革开放的二十年。倘若没有了三联,这二十年的思想启蒙和知识分子的历史很有可能要改写。在中国出版界,具有标志鲜明的标志性出版风格的出版社是不多的,三联书店就属于其中的凤毛麟角。三联的出版风格是什么?我以为,乃是知识分子的精神。”
季羡林曾在一篇名为《我心中的三联“店格”》的文章中写道:“我,作为一个老知识分子,经过了多年的观察与思考,把我心目中三联书店的“店格”归纳为八个字:清新、庄重、认真、求实。”“这个格决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地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时期的培育和酝酿才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的。”
【三联风波与三联保卫战】80年代以来,出版界面临着巨大的市场诱惑,但三联人坚持文化的尊严,始终保持三联版图书的品位和特色,同时对开拓和发展市场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成立了三联读书俱乐部,恢复了《读书》杂志和《生活周刊》,创办了《爱乐》杂志。然而由于三联换了不适当的领导人,自2003年年底以后,三联书店的运营出现了与“三联传统”不协调的声音,为了经济利益大量出版教材教辅图书,尤其是违反国家规定,以一号两刊形式发行《三联财经竞争力·人才与财富版》、《读书·中国公务员》两本杂志,与杂志原有的学术品位大相径庭。三联书店主要领导人的行为引起了公愤,众多员工为此联名起草公开信,表达了他们对“三联”现状及前景的忧虑。2004年3月一号两刊的违规操作及员工公开信经媒体报道后,三联风波在学术界、出版界引起巨大震动。杨绛、陈乐民、许纪霖、葛兆光、陈平原、资中筠、邵燕祥等作家学者先后不约而同地写文章回忆老“三联”,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三联风波”的看法和关注。2004年4月,北京万圣书园、上海季风书园等全国42家民营书店联名递呈《致三联书店暨中国出版集团的公开信》,要求对三联书店总经理兼总编辑进行“弹劾”,此举引发了中国文化界的“三联保卫战”。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9月14日三联书店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正式宣布总编辑汪季贤调离,历时180天的“三联保卫战”宣告结束。现在,经过“三联保卫战”锻炼的三联人会更加珍惜老三联人的优秀文化传统、保持三联独特的人文魅力,相信三联书店将依旧是读书人永远的精神家园。
【三联出版情况】三联书店近几年年均出版新书 300余种。自1986年至2001年,累计出版各类图书5000余种。出版的《随想录》(巴金著)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傅雷家书》十多年来畅销不衰,已出版100多万册。
三联书店《读书》杂志三联书店自成立之后,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但最初三店共同办杂志的传统仍然延续着,1979年创办《读书》杂志,亦学亦思,以学带思,里面的文章无论说古道今,还是钓深探微,总是透露出一种严肃的人文关怀。二十年多年来《读书》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十分钟爱的一本杂志,始终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是同类刊物中当之无愧的带头刊物。此外三联还出版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杂志。1995年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定位在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有中国的《时代周刊》之称。1993年创刊的《爱乐》,为国内颇负盛名的唯一一本古典音乐评论杂志,拥有高素质的音乐评论撰稿人,深受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创刊于2002年的《竞争力》月刊,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创立的第一份财经期刊,以独家调查、深度分析、客观评述为办刊宗旨,创刊之初已颇具影响力。
【三联经营情况】三联书店始终以邹韬奋先生创办生活书店的宗旨——“竭诚为读者服务”为店训。邹韬奋先生强调“服务精神是生活书店的奠基石”,强调经营管理,长期以“读者的一位好朋友”自视,还早在1935年就开办了电话购书业务,以方便读者,这在全中国是首开先河。
三联书店设有3个图书编辑部室、4个杂志编辑室,以及经理部等职能部室,共14个部门,在职职工103人。三联书店总部设于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的三联书店办公大楼[1],并在北京、武汉、郑州、杭州、济南、沈阳、哈尔滨、汕头、大连、昆明、南宁和南京等十几个城市设有分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