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音乐

人体音乐的定义
人体音乐的定义:“仅以人体器官组成发声结构,以非演唱方式演绎完整乐曲的音乐表现形式。
中文名:人体音乐
英文名:Body Music
人体音乐的表现形式
人体音乐分为:旋律音乐、节奏音乐两大类。具体为:旋律音乐包括手埙、指哨、口哨、呼麦等,节奏音乐包括beatbox等。
人体音乐与歌唱(或戏曲)的关系
严格来讲,歌唱(或戏曲)本身也是人体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因其起源较,且已发展成相对独立、成熟的体系,有独立的学术理论、教育体系、表演体系等,且为人们熟知。所以,定义人体音乐时,主要是指手埙、指哨、口哨呼麦、口胡等以纯音乐为主的音乐表现形式,而非歌唱(或戏曲)。这并不意味着人体音乐排斥歌唱(或戏曲)形式,而是充分尊重它们,避免公众对它们和人体音乐的理解产生混淆的特殊做法。
人体音乐与呼麦的关系
传统呼麦技巧,即包括音色类似口哨的哨音呼麦(哨麦),也包括低音或中音咏唱(有歌词),还包括很多以表现纯音乐为主的技巧。人体音乐中的呼麦,特指以表现纯音乐(无歌词)为主的呼麦形式,如哨麦等。
人体音乐与人体器官的关系
由于人体音乐的定义中明确指出发声结构是仅由人体器官组成,那么,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人体器官都包括身体的哪些部分?
查阅了网上资料后,得到关于“器官”的解释如下:
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做器官。
人们一般都比较容易注意到一些组织集中的、直观的器官。比如:眼、耳、口、鼻、舌等感觉器官。再如:内脏器官心、肝、肺、胃、肾等。不少器官都容易被人们忽略而不认为是器官。比如任何一块骨骼肌,皮肤等。
按照功能分类,器官分为消化、神经、运动、呼吸、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这八种功能。这也就是人体的八大系统。
人体音乐表演使用的人体器官
表演人体音乐时使用的器官至少包括:神经、运动、呼吸、循环四大类。通俗一点说就是:心、肺、眼、耳、口、鼻、舌、手等等。
音乐对人体的影响通过对听音乐者的分析,科学家发现,音乐还通过一系列激素性物质来调节人体。
这些激素性物质中最关键的三类:大脑产生的多巴胺,它可以使人欣快感上升、痛苦感降低,人在听优美音乐时就会有这种感觉,科学家曾发现音乐产生的快感(也就是激素水平)类似于性快感或吸毒快感。第二是提高神经兴奋性的肾上腺激素,它分泌进入血液后可以使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肌肉紧张,在听激烈音乐之后,人体内的肾上腺激素水平往往大量升高。第三是起安抚作用的去肾上腺激素,这种激素可以使心跳降速、呼吸平缓、肌肉放松,如果人们听小夜曲或舒缓的旋律,就经常可以发现这种情况。
科学家们认为,许多与神经相关的疾病,如中风引起的偏瘫、瘫痪、帕金森氏症、癫痫以及运动失调症,其实可以理解为大脑运动中枢通往身体各部分的“电路”出了障碍,而调配良好的“音乐药物”可以调动人体自身的潜能来修补失常的“电路”的作用。因此,科学家说音乐疗法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