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稼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赵稼秋艺术人生

赵稼秋(1898—1977),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

青年时从朱耀庭学弹词《双珠凤》。

出道后,先后与师弟杨镓磐及朱介生等拼档在上海等地演出《双珠凤》。

婚后一度从商,终因热爱评弹艺术,再度登台,与朱耀祥拼档弹唱《大红袍》、《四香缘》等。

20世纪30年代初,请朱兰庵、陆澹庵将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改编为弹词 ,并在演唱中革新表演,吸收文明戏及民间小曲等,增加方言及噱头,使听众耳目一新,声名大振 ,与朱耀祥成为30年代一大响档 。除书场外,还经常在电台播唱。

20世纪40年代,曾说过新编长篇弹词《玉堂春》、《秋海棠》及《孟丽君》等。 并曾多次参加书戏演出。

1949年后,又积极编说新长篇《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及《相思树》等。

20世纪50年代后期,加入常熟县评弹团。

60年代初赵稼秋、朱耀祥双档加入苏州市人民评弹团。

赵稼秋曾与朱耀祥合作灌制唱片《啼笑因缘》中的选曲"别凤"、"家树回杭州"等。

艺术风格与成就

说表生动流畅 ,表演泼辣大胆,能演“脚”色面广, 并擅长多种方言,堪称“活口”。唱腔以“书调”为主,明快自由 ,善唱白话开篇。

赵稼秋、朱耀祥把小说改编成弹词,开创了苏州弹词说现代书的先声,在当时,对苏州弹词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啼笑因缘》从此成为评弹主要书目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