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脑空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颞颥。属足少阳胆经。位于风池穴直上,与枕骨粗隆上缘相平处。主治感冒,头痛,眩晕,耳鸣,癫痫,精神病等。沿皮刺0.5~1寸。

〖取穴方法〗脑空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穴。

〖解剖〗在枕肌中;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之支。

〖主治疾病〗头痛,颈项强痛,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聋,癫痫,惊悸,热病。

〖人体穴位配伍〗配大椎穴、照海穴、申脉穴治癫狂痫证;配风池穴、印堂穴、太冲穴治头痛、目眩;配悬钟穴、后溪穴治颈项强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脑空穴足少阳阳维之会。

〖别名〗颞颥穴。

〖穴义〗胆经经气在此冷降归地,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

〖名解〗

1)脑空。脑,首也,首为阳、尾为阴,此指穴内的天之上部。空,空虚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冷降归地,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本穴物质为承灵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归于地部,穴内的天部层次气血为空虚之状,故名。

2)颞颥。颞颥皆指颅骨之一,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其运行变化亦为润下特征的冷降变化。理同脑空名解。

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气血的运行变化为云化雨降,阳维脉的满溢阳气随之汇入穴内,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降水云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水气化雨冷降,小部分水气下传风池穴。

〖功能作用〗降浊分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