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剂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宋官署名。属太府寺。掌配制药品出卖。

和剂局方宋代官修方书。全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已有惠民局之设,专司民间医药,并诏医中高手进献秘方。到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药局扩增至七局,汇集名方,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大观(1107~1110)时,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奉命校正,厘为5卷,21门,收297方。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药局改称太平惠民局,因此《和剂局方》也改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又陆续增添绍兴、宝庆、淳年间等有效验方,改为10卷,分诸风、伤寒、痰饮、诸虚等14门,共788方。继有人将南宋太医助教许洪《指南总论》3卷附入,专论药物炮炙和修治。

此书包括名方很多,诸如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藿香正气散、妇科逍遥散、失笑散、胶艾汤、儿科肥儿丸、小抱龙丸等,自北宋末至元代的200年中,民众应用很广。元代医家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书中说:“《和剂局方》之为书也,可以据证验方,即方用药,不必求医,不必修制,寻赎见成丸散,病痛便可安痊。……自宋迄今,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但朱丹溪又曾指出:“医者意也……今乃集前人已效之方,应今人无限之病,何异刻舟求剑,按图索骥,冀其偶然中难矣!”对当时局方应用的流弊作了批评。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盛行于宋元之间,至丹溪《局方发挥》出,而医学始一变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