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补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唐官名。即岭南选补使、南选使。高宗上元二年(675),因岭南、黔中官吏中有不能胜任者,遂派遣郎官、御史为选补使,简补广、交、黔诸州官吏,称为“南选”。后江南、淮南、福建遇水旱,亦派选补使前往当地简补官吏,废置不常。

“南选”是唐朝在江淮以南地区设置的一种特殊铨选制度。其制始自于高宗之时。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八月壬寅,“置南选使,简补广、交、黔等州官吏”。《旧唐书·职官志》云:“其岭南、黔中,三年一置选补使,号为南选。”《新唐书·百官志》载监察御史职掌之一就是“岭南、黔中选补”。可见,唐代南选重点是在黔中、岭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