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士小说研究

【图书简介】 - 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士小说研究
本书主要介绍了不朽的故事、时代重压下的审美选择、“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建构等内容。
【作者简介】 - 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士小说研究
张志平,男,1967年生,云南昆明人。199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图书目录】 - 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士小说研究
楔子:不朽的故事
第一章 乡土小说:时代重压下的审美选择
一 “大时代”对作家的双重召唤
二 时代召唤和主体诉求的遇合
三 艰难的选择
四 “大时代”的歌手
第二章 “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建构
一 乡土记忆和时代生活的审美整合
二 “政治化写作”模式的建构和解构
三 民族意识的表达和自我价值的确证
第三章 清晰和混沌
——“四十年代” 乡土小说创作的两脉流向及其整合
一 文本的可理解性和叙事的清晰化
二 呈现于未成年人感知中的世界景观
三 “悲凉的乡土”上的“苦命人”
四 清晰和混沌
第四章 土地:家园或囚牢
——“四十年代” 乡土小说的乡土意识
一 老年人的智慧和年轻人的血性
二 中国民众的经验主义认知范式
三 革命闯将·狗腿子·阿Q一族
四 土地:家园或囚牢
第五章 言语生成同民众主体性的生成和确立
——“四十年代” 乡土小说的深层意义空间
一 “无声的中国”里“沉默的国民”
二 民众的言语生成
三 说理大会: 民众集体记忆和政治认同的生产方式
四 仰视和俯视
结语 艰难的旅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