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厦战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对退守福建省漳州、厦门、金门岛等地的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

1949年8月下旬福州解放后,国民党军为固守以漳州、厦门、金门岛为重点的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以屏障台湾,由福建省政府主席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厦门 分署主任汤恩伯统一组织指挥在闽南的防御,将第73、第74军余部合编为1个师驻守平潭岛,以第8兵团第68、第96军残部防守漳州地区,以第55军及第 5军第166师驻守厦门岛及嵩屿、集美、澳头等外围阵地,以第22兵团第5军主力和第9、第121、第25军(留厦门1个团)及空军警备第2旅缩编成的第 5、第25军和台湾调来的第201师(欠1个团)驻守金门岛。

第三野战军第10 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根据当面敌情,决定首先攻歼漳州地区及金门、厦门岛外围守军,扫清南下的海陆通道,尔后同时攻取金、厦两岛。其部署是:以 第31军攻取漳州;以第29军一部攻取厦门以北澳头、集美,尔后以第31军会同第29军主力攻取厦门;以第28、第29军各一部攻取金门岛。

9月10日前后,第10兵团主力由福州、福清南下泉州、安溪地区,稍作准备后即发起漳厦金战役。19日,第31军2个师分别攻占同安、长泰、南靖等城 镇,漳州守军畏歼东逃,该2个师跟踪追击,至22日攻占海澄、漳浦、屿子尾等地;另1个师于20日沿漳(州)厦(门)公路南下,25日攻占嵩屿半岛。第 29军于19~23日先后攻占马巷、刘五店、沃头、集美等要点,控制了夺取厦门岛的有利阵地。28日,第28军主力到达厦门东北石林地区集结。闽粤赣边纵 队也攻占平和等城镇。形成了对厦门岛三面包围之势。

厦门岛是东南地区的重要军港 和商埠。国民党军以第55军第74、第181师驻守北半岛,以第29师驻守市区和鼓浪屿,以第166师及第68、第96军残部位于南半岛。第10兵团遵照 第三野战军关于首先攻取厦门的指示,决定集中第31军及第29军2个师先攻取厦门岛,尔后转兵会同第28军攻取金门岛。其部署是:以第31军在鼓浪屿至石 湖山地段登陆突破,以第29军2个师在神山至钟宅地段登陆突破,先歼灭北半岛守军,尔后歼灭南半岛守军。为了迷惑守军,10月10~13日,第28、第 29军各1个团先后攻歼大、小嶝岛守军3个多团。第31军乘机于10月15日下午对鼓浪屿发起炮击,登陆部队随后搭乘木帆船陆续起渡。第1梯队左翼2个团 对鼓浪屿的攻击,因风向不利,仅少数部队登陆,遭国民党军火力杀伤和落水;右翼1个团在厦门本岛石湖山、薛厝地段登陆,少数班排遭国民党军火力夹击受挫。 至16日晨约1个团登陆成功,在击退守军数次反击后,向园山方向扩大登陆场。第29军第1梯队3个团15日夜在神山、后莲尾、墩上登陆突破,抢占并巩固了 登陆场,击退守军数次反击,乘胜向坑园山、园山方向扩大登陆场。16日中午,第31军攻占湖里、圹边;第29军攻占园山、枋湖。第10兵团领导人得悉守军 开始撤逃,即令各登陆部队大胆穿插分割,追歼逃敌。第29军直插云顶岩、曾厝按、黄厝;第31军直插厦门市区。17日晨,第31军1个营再次攻击鼓浪屿, 登陆成功,守军投降。至11时解放厦门全岛,歼守军2.7万余人,其第166师逃往小金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