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蝉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区域概况绵阳白蝉乡有居民委员会1个,自来水受益村3个,通汽车村数8个,通电话村数8个;总户数3250户,其中农业户2914户;总人口10168人,其中农业人口9315人;乡村实有从业人员5442人,其中男性2411人,女性2031人,外出务工人员1611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8774亩,其中水田4102亩,旱地4672亩;农用化肥施用量2832吨,地膜使用量1952公斤,农药使用量9077公斤;全年主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552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5081亩,油料作物面积4487亩,蔬菜类作物面积984亩。辖石华山、陡嘴子、明月寺、一碗水、圣谕祠、老鹰窝、王家寨子、白蝉寺8个村委会。

白蝉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4])

总人口

9457

4803

4654

家庭户户数

2954

家庭户总人口(总)

9417

家庭户男

4795

家庭户女

4622

0-14岁(总)

1917

0-14岁男

1014

0-14岁女

903

15-64岁(总)

6728

15-64岁男

3428

15-64岁女

3300

65岁及以上(总)

812

65岁及以上男

361

65岁及以上女

45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275

经济发展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红薯、小麦、油菜籽,兼养猪、禽、蚕。[1]

乡镇建设白蝉乡政府投入30余万元,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并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招引开发商,打造连通场镇的田家嘴商业街,共修建28个店铺租给场镇居民,帮助居民就业创业,活跃农村经济;

在城镇居民住房重建过程中,白蝉乡努力营造开明开放的思想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坚持先行试点、市场化运作,联合开发商,沿清溪街一字排开,建成欧式风格的联排小洋房,成为白蝉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该乡立足于“帮助百姓安居乐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把居民住房维修加固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强化施工安全和质量全程监督,严格落实干部主体责任,帮助受灾群众尽快住上安全放心房,并多途径多方式帮助群众就业创业,引领群众走出一条增收致富路;

截至2009年7月,该乡城镇居民住房重建竣工32户,剩余38户已全面动工;需维修加固210户已全部竣工。[2]

2008年,白蝉乡抓住灾后重建机遇,一边修复震损公路,一边改造原有的低标准道路,全乡共修建村社道水泥路6.2公里,抢修长达17.2公里的震损农村公路。乡里修路的号召一下达,在短短3天之内,明月寺村4万余元的集资款全部收齐,新建水泥路2公里;在场镇新建长185米、宽11米的水泥街道,使场镇面貌焕然一新。

2009年,白蝉乡继续抢抓灾后重建机遇促经济发展,大力实施村社道路硬化,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社社通道路。此外,该乡还建立健全公路维修养护机制,从领导班子、资金收集、质量管理等方面完善综合目标考核管理,加强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全乡群众的积极性,引导群众主动投身农村公路建设。[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