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新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男,1966年8月生。中共党员,湖北黄冈市人。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教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与武汉大学商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7月被分配到武大政治理论系从事教学工作。1993年9月晋升为讲师,1999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其间,1997年考入武大商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2000年6月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2月在南京大学商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厉流动站做在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10月出站。2003年5月调入武大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系,主讲公共经济学。

--------------------------------------------------------------------------------

论 文

1. 启动农村市场的关键在那里,《经济日报》理论版,1999年5月10日,《云南农业》1999年第8期转载,独著。

2.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动力思想及启示,《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三期,人大复印资料《邓小平理论》1998年第6期,独著。

3. 正确理解十五大关于所有制改革的精神,《求是(内部文稿)》1998年第8期,独著。

4. 也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经济,《求是(内部文稿)》1999年第13期,独著。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辨析,《求是(内部文稿)》2000年第7期,独著。

6. 国家的治理方式、治理成本与治理绩效,《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0年第6期,独著。

7. 邓小平的渐进改革思想及其现实启示,《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理论》2001年第3期,独著。

8. 利益冲突与政策性质的定位和政策方式的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独著。

9. 国有企业实行分享制的可行性分析,《探索》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期,第二作者。

10. 制度安排的实施机制与制度安排的绩效,《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独著。

11. 论服务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1期,独著。

1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非权宜之计,《长江日报》理论版2003年1月28日,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3年1月28日,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独著.

--------------------------------------------------------------------------------

著 作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三编著者之一。

2、《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武汉大学学术丛书,独著。

--------------------------------------------------------------------------------

科研项目

1、《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立项号(2002)024,经费来源为武大社会科学部,排系为第一(独立申请)。

2、《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状态及党建问题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十五”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批准时为2002年,经费来源为国家教育部,排序为第五(参加)。

--------------------------------------------------------------------------------

获 奖

独著的《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动力思想及启示》一文,获湖北省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时间为2001年10月8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