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涡螺[Volutospina]

目:新腹足目;科:涡螺科;俗名:涡螺 ;时代:白垩纪晚期—上新世;分布:全世界。

涡螺从中等到大均有的双锥体状壳有着锐利的壳顶,除了骨缝外,螺塔外形为角塔状,主要由肩角上锐利针上短小的肋条形成。体壳阶装饰有模糊扁平的螺旋状环带,与许多直立的生长线相互交叉。狭窄的孔眼呈锥状一直缩小到开口的吸水管道,外唇也不厚。柱体上有条脊骨,最低的一条最结实,珐琅层从内部一直到壳阶。

产地:生活在温暖海水中的沙质或泥质海床上。

附注:是游动得很快的食肉动物。

2.涡螺

volute

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涡螺科(Volutidae)海生动物。多数壳大而豔丽,壳口长,位于第一螺环,内唇多褶痕。在浅暖水中最常见,也见於两极海水中。帝王涡螺(Aulica imperialis)产于菲律宾,为收集者所珍视;长25公分(10吋);体螺层上有刺状突起,并有褐色方形斑纹;外唇宽,边缘金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