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芭蕉乡芭蕉乡位于紫阳县境内西南部,距县城11公里,东接向阳、西通高滩、南忱高桥、北依红椿,任河横贯境内形成南北两岸。地势轮廓呈三沟一坡状(即大、小钟灵沟,显钟沟、鸡鸣坡),土地总面积60.58平方公里,辖六个行政村,53个村民小组,2265户、9091人。政府驻地大钟林沟口,渔紫公路、襄渝铁路纵贯东西,安康火石岩库区至温家沟大桥,形成公路、铁路、水路“三通”的交通环境。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53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15万元,粮食总产174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221元,年产茧43吨,产吨,干鲜果250吨,乡镇企业总产值302万元。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内办有水泥预制品厂,板石加工厂,电杆厂,矿石厂,茶叶初制厂,主要产品有:水泥缺口、电杆、板石等。近年新发展密植茶园643亩,新建丰产密植桑园1000亩,新建杜仲园3500亩。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建教学宿办楼各一栋,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特别芭蕉纪念亭的落成,使校园光芒。昔日的芭蕉口学校曾是抗日战争时期安康地委地下党所在地,今天的芭蕉九年制学校已成为青年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新建卫生院一年,新修村级公路10公里,架通吊桥两座,新增电话120门,对五个自然村进行了电网改造,实施退耕还林7680亩,天然林保护工程20000余亩。

极富特色的自然景观也“待自闺中”,境内具有珍贵罕见的生物化石弓笔石、天生石桥、午年枫树、断嘴石鸡等多处奇观,景色迷人,空气清新,河水清澈,游鱼水鸟相互嬉戏,是漂流旅游的天然所在地。淳朴的民风加上旖旎旋丽的移民库区风光,这里堪称紫阳的后花园

2、贵州省桐梓县芭蕉乡芭蕉乡位于县域东北端,北与重庆市南川县合溪乡毗邻,东北、东南与正安县庙塘镇、桴乡连界,西南、西北与本县水坝塘镇、狮溪镇接壤。1992年,芭蕉乡、三穗乡(部分)合并建立。

乡人民政府驻地芭蕉坝,距县城约149公里,海拔880米。共辖19村委会,116村民小组。总面积105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8万亩,总户数2550余户,总人口1.22万人。

乡境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气候温和,地广人稀,交通闭塞。林牧业生产条件较好,山场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有13000余亩,圈圈河水库蓄水40万立方,灌田2000余亩。东北三界山主峰顶箐1778米,为桐梓、正安及重庆市南川县两省3县的界山。东部下麻坝有成片松林,面积3000余亩。粮食主产玉米、水稻、大豆;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辣椒等;林副特产有木材、茶叶、生漆、油桐、棕片等。有6个村通公路,里程约14公里。

3、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乡芭蕉乡地处恩施市西南,系湖北省十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芭蕉乡政府驻芭蕉,面积268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芭蕉、灯笼坝、寨湾、甘溪、楠木园、黄泥塘、二凤岩、王家、米田、天桥、白果树、高拱桥、朱砂溪、小红岩、南河、白岩、黄连溪、戽口。总人口6.4万人,其中侗族人口2.2万人,占总数的34%。国土面积303平方公里。2004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51亿元,财政收入4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0元。

芭蕉乡是名茶的故乡,早在唐代就有“施南方茶”的记载,在清朝康熙年间,芭蕉就研制出享誉四海的“恩施玉露”。改革开放以来,芭蕉侗族乡扬长避短,把绿色和富硒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切入点。该乡共发展茶叶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5.2万亩,现有大小茶叶加工企业共91家,2004年,全乡已引进资金1500万元,其中有华龙集团、宜红公司、粮援茶厂、芭蕉富硒茶叶有限公司、芭山茶叶有限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年创利税近千万元。被誉为“湖北省无性系良种茶叶第一乡”,目前正在申报“中国富硒茶叶基地”和“中国农业标准化示范‘恩施富硒茶’项目区”,全乡经济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该乡的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蓬勃发展。通过大力实施“五改三建”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该乡形成了“猪—沼—茶”、“猪—果—茶”等不同结构的农业生态模式,全乡共建沼气池7318口,文明小区20处,小康示范户826户,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文明素质、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全乡完成了四条村级经济循环路的铺油工程,三个集镇的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电力设施改造“德政工程”,加快了芭蕉侗族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文教卫生成效显著。全乡有从幼儿园到高级中学的完整教学体系。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乡中心医院以其环境优美、医术精湛、服务周到而被评为全州最佳文明单位,已成为恩施市西南急救医疗中心。

民主政治建设在该乡有的突破。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狠抓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干部作风整顿。全乡实行干部“六制管理”,制定了“十二不准”的行为规范,推行了领导干部便民联系卡制度和民情日记制,在全乡推行了“两审两会一公开”的村务公开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4、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芭蕉乡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通金乡,1951年设芭蕉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隔金沙江与云南省相望。距县城74公里。面积66.4平方公里,人口0.4万。通公路。辖红发、田磅、双凤、蒙沽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甘蔗、烤烟。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

5、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芭蕉乡乡镇简介

芭蕉乡(Bajiao Xiang) 仪陇县辖乡。海拔高度:345米。

芭蕉乡
地理位置

清名芭蕉场,民国属观音河、二龙两乡辖地,1950年建芭蕉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25.7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明灯、春风、庆祝、发光、富裕、中原、西门、同春、互助、迎春、远征11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具加工厂、酿酒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烟叶、油菜籽、生姜。养殖猪、蚕、家禽等。

行政辖区

[1]

芭蕉乡下辖村:

明灯村

春风村

庆祝村

发光村

富裕村

中原村

西门村

同春村

迎春村

远征村

互助村

辖区代码

511324230芭蕉乡

511324230201明灯村

511324230202春风村

511324230203庆祝村

511324230204华光村

511324230205富裕村

511324230206中原村

511324230207西门村

511324230208同春村

511324230209迎春村

511324230210远征村

511324230211互助村[2]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9001

4629

4372

家庭户户数

2505

家庭户总人口(总)

9001

家庭户男

4629

家庭户女

4372

0-14岁(总)

2553

0-14岁男

1398

0-14岁女

1155

15-64岁(总)

5719

15-64岁男

2854

15-64岁女

2865

65岁及以上(总)

729

65岁及以上男

377

65岁及以上女

35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988

乡属学校

仪陇县芭蕉乡中原村小学

仪陇县芭蕉乡华光村小学

仪陇县芭蕉乡卫助村小学

仪陇县芭蕉乡同春村小学

仪陇县芭蕉乡富裕村小学

仪陇县芭蕉乡小学

仪陇县芭蕉乡庆祝村小学

仪陇县芭蕉乡西门村小学

仪陇县芭蕉乡迎春村小学

仪陇县芭蕉乡远征村小学[4]

特色农产品

农具、水稻、小麦、玉米、烟叶、油菜、生姜、家禽。[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