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羚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跳羚属

偶蹄目牛科跳羚属的唯一种-跳羚中文学名:跳羚

中文目名:偶蹄目

中文科名:牛科

中文属名:跳羚属

中文俗名:无中文俗名

拉丁文名:Antidorcas marsupialis

英文名:Springbok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Zimmermann,1780

物种信息

产于南非,栖息于无树草原。在干旱季节为寻找新的草场而结大群进行长距离迁移。以草类和灌木嫩枝为食,如有足够的青草则不饮水。每年5月发情交配,孕期6个月,通常在11~12月产仔,每胎1仔。 是羚羊类中最善于跳跃的种类。跳起时脊背弓起,四肢下伸而靠拢。因一跃可高达3~3.5米,而得名。体长1.2~1.5米,肩高68~90厘米,体重32~36千克;四肢细长;背面毛色黄褐,臀部及其背面、腹部、四肢内侧均为白色,在身体两侧背腹之间有一红褐色条带;背部中央有1条纵向的由皮肤下凹而形成的褶皱,褶皱内的毛为白色,当受惊而开始逃跑时,褶皱展开,出现1条明显的白脊,这是向同伴告警的信号;雌雄均具角,黑色上具环棱。跳羚是南非共和国的国徽。产于南非、西南非洲、博茨瓦纳和安哥拉,栖息于无树草原。在干旱季节为寻找新的草场而结大群进行长距离迁移。以草类和灌木嫩枝为食,如有足够的青草则不饮水。每年5月发情交配,孕期6个月,通常在11~12月产仔,每胎1仔。

主要特征

眼大似瞪羚,常被误认为瞪羚,但体形较大,肩高120厘米,体重40公斤。身上有一道黑条,常被误认为黑斑羚(即高角羚)。体型纤瘦,腿比沙羚粗短,但仍跑得很快。比沙羚胖但耐力更强。除了黑斑外,其余的地方都是白色的。也叫白羚

习性

偶蹄目牛科跳羚属的唯一种。天生善跑跳,时速可达94公里,速度仅次叉角羚和猎豹。是羚羊类中最善于跳跃的种类。跳起时脊背弓起,四肢下伸而靠拢。因一跃可高达3~3.5米,而得名。

食性

以植物的枝叶为食,有时也吃茎。

天敌

主要是比他们跑得快的猎豹,花豹常常在羚羊不注意的情况下袭击。另外河中的鳄鱼会偷袭,猎鹰、豺也会把小羚羊当作食物,鬣狗、兀鹰也为其天敌。

现状

虽然数量较多,但最近非洲草原上较难见到跳羚,需与关注。由于长期大量猎捕,现在已逐渐减少,栖息于南非的几个国家公园及其附近地区。由于易于饲养,成为动物园中有名的观赏动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