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

东北简介狭义地理概念中的东北地区东北,在中国是与满洲、关东属于意义相近的地理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之后,“东北”开始被用来取代满清发祥地原有的名称“满洲”。
与中国东北相同或相近的地理概念还有“东三省”(东北三省)和“东四省”(东北四省)。
东三省
“东三省”狭义概念通常指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三省区域,就是通称所说的“东三省”或者“东北三省”。
“东三省”广义概念指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即“东四盟”,包括现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就原来行政区划划分之东北地区,为继承清朝之“东三省”(即奉天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或国民政府之东北九省之划分。
东四省
“东四省”,指1930年代,被并入满洲国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旧热河省。
中央启动“振兴东北”战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长春市主持召开了振兴东北老工业最高规格的会议。他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温家宝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温家宝指出,当前,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条件具备。温家宝强调,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在指导思想上需要明确“五个方面”,要着力抓好“六个主要任务”。
21世纪“辽沈战役”启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也是当前经济界的热门话题。“振兴东北”的蓝图已经制定,号角已经吹响,一场新的“辽沈大战”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这是新世纪初年,共和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征途中的关键一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振兴老工业基地,打一场新的“辽沈战役”
在全国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成果、疫情有所缓解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即率领国家经济主管部门的一批新任“掌门人”飞赴辽宁,就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进行专题调研。温家宝总理指出,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是我们党在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实施这一战略,具有多方面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我们要在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把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东西互动,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振兴东北,新“辽沈战役”启幕
温家宝总理再赴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实地考察东北大型国企状况,并于8月3日在长春市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至此,党的十六大所提“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工作,已正式提上新一届政府的工作日程,拉开了新世纪“辽沈战役”之幕。记者在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采访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东北人民渴望崛起、企盼振兴的迫切心情,也了解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继西部大开发之后,中央最近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这是在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基础上,实行东西互动的重大举措。有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的双轮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望形成地区协调和全面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