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都三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黄真伊、徐敬德、朴渊瀑布。

朝鲜松都(现在的开城)有名的两个人和一个瀑布。

注释

1)黄真伊(约1506-1544,即中宗时代),朝鲜时期女诗人。

别名真娘,京畿道开城人,父亲黄进士,母金氏,为黄进士的庶女,开城名妓,松都三绝之一。作有大量「时调」(→下面有详解)(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六首)与汉诗。作品基本上以描写爱情为主,擅於借助自然现象,巧妙描绘爱情。艺术手法奇特、含蓄,颇类十七世纪善用曲喻的英国玄学诗派,读後让人回味无穷。

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在当时对於诗、书还有音律表现出类拔萃,15岁开始就因为美貌与文采而与当时文人硕儒交往,甚至让天马山知足庵的知足禅师诱惑而破戒,著名学者花潭徐敬德(1489-1546),在黄的主动表白下,是惟一一个巍然不动的人,于是结为师徒。

2)徐敬德

[明](约公元一五四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朝鲜人。卒年均不祥,约明世宗嘉靖中前后在世。贫居讲学。年五十六,其国提学金安国以遗逸蔫授奉参,力辞不就。居于花潭,因以自号。敬德著有《花潭集》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徐敬德(1489—1546)是朝鲜16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朝鲜哲学史上影响颇大。他的《花潭集》中收录的《原理气》、《理气说》、《鬼神生死论》反映了他们的思想:(1)“气不灭”的本体论;(2)“二化一妙”的辩证法;(3)“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崔汉琦(1803—1877)是朝鲜中世纪最后一位哲学家,他总结、完善了朝鲜唯物主义哲学理论,提出了以“神气通”为宗旨的认识观和“推气测理”的认识方法,虽未完全走出封建的圈子,但他所倡导的重视现实的精神,为后人学习西方文明,改造封建朝鲜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武器。

3)朴渊瀑布

朴渊瀑布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开城工业地区之北部郊区。

水源:“朴渊瀑布”是流经“圣居山”及“天摩山”之间的险峻山沟的溪涧,经“朴渊”流下的瀑布。

“朴渊”是天然的圆形蓄水池,它的圆周长约24公呎、直径约8公呎、深约5公呎。蓄水池 里有岩石,从溪涧流下来的水径直冲岩石,展转作旋转后再飞泻而下。

主体瀑布高约37公呎,宽1.5公呎。

瀑布下有圆周长约120公呎、直径40公呎的天然蓄水池,称为“姑母潭”。

“姑母潭”边有一块“龙岩”,在某些角度看,像巨龙喷水的模它的模样,它的西岸上有一座“梵士亭”供观光客休息。

瀑布 的南方有悬崖绝壁;东方、西方及北方的三面则环抱层层石岩绝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