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
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人们通常叫做“崮”。“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形成了现在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
“岱崮地貌”成为我国继“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之后的新的岩石地貌类型。
“崮”主要分布在蒙阴、沂水、沂源等鲁中南山区,较为知名的有上百座,有“沂蒙72崮”之说,形成了美丽的沂蒙“崮”群。在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就分布了30余个“崮”,数量多,造型美,分布密集,在我国造型地貌中首屈一指,在世界造型地貌上也十分罕见。
2007年8月21日,“中国岱崮地貌”论证会在蒙阴县召开。会上,由北京大学教授崔之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逸畴、青岛大学教授孙文昌等7位全国权威地质地貌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命名“岱崮地貌”,并列为继“张家界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首都山区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义丰带领课题组,在进行北京山区与鲁中南山区生态与新农村发展对比研究中,发现了“崮”这一独特的造型地貌。随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组成课题组,对全国崮型地貌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且深入岱崮山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一致认为,“崮”在中国北方个别地方虽有分布,但比较分散,地貌特征不明显,而我县岱崮镇在方圆十公里内就聚集了30余个崮,具有分布集中、类型齐全、造型秀美的突出特点,是中国崮型地貌最典型的区域,在我国造型地貌中比较稀缺,在世界造型地貌上也属罕见。因此,以岱崮镇名命名此类地貌为“岱崮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