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宁轻机枪
1917年,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了一支自动步枪,枪的口径为0.30英寸(7.62mm),自动方式为导气式,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和全自动。这种自动步枪用于为冲锋的士兵提供火力支援。1918年美国军方决定采用这种枪为制式武器,最初型"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简称BAR)由美军士兵作为自动步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使该枪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该枪是勃朗宁轻机枪的原型。
勃朗宁自动步枪在20世纪30年代由欧洲比利时FN公司仿制生产,改用7.92×57mm口径枪弹,枪的口径从BAR的7.62mm扩大到7.92mm,全自动射击时有两种射速,快速600发/分、慢射速350发/分,慢射速主要是为了减少弹药的消耗;枪管耐高温,枪管上有螺纹状散热片,配有气体调节器调整枪弹发射时进入导气装置的火药气体量,全枪质量9kg,于1930年定型,称为“M1930式7.92mm勃朗宁轻机枪”,作为轻机枪受到一些国家的欢迎。后来,比利时FN兵工厂在M1930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制造了D式勃朗宁轻机枪(FN BAR Type D)。其他改进处有:增加了提手、握把;气体调节器上刻有1~9的分划线。
由比利时Fabrique Nationale生产的勃朗宁轻机枪,在波兰特许生产。皆用7.92×57mm口径枪弹。
瑞典由美国引进BAR,改用6.5×55mm口径枪弹,装上手枪形握把,在瑞典的Carl Gustafs Stads Gevärsfaktori特许生产。后来装上可快速更换的枪管。
英国亦有装备BAR,改为 .303 British口径枪弹,实际数量不明。
1937年,美国军方对M1918式自动步枪进行改进,改进后的M1918式定为M1918A1式。1940年,对M1918A1式进行改进,定型为M1918A2式,投入使用。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步兵武器之一。与M1918式早期型号不同的是它仅有全自动方式下的两种射击方式:慢速方式300—450发/分;快速方式500—650发/分;而没有了半自动方式。M1918A2成为班组支援武器,是“货真价实”的轻机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的使用。它最大的缺点是枪管持续射击时过热,缺少可快速更换的枪管的功能,而且20发弹匣容弹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