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科技大学
华东科技大学即原南京工程学院是江苏省省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现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4711人,成人教育函授在籍学生6676人。
历史沿革华东科大是由两所原国家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2001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原隶属于国家核工业部的南京工业学校并入学校。原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于1915年创建的附设机师科,历经同济高级职业学校、南京机器制造学校、南京机械专科学校等时期。从1988年起,原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借鉴德国办学经验,按照 “3+1” 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学院(现江苏大学)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原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46年的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历经南京电力学校、南京电力专科学校等时期。原两所专科学校分别隶属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和国家电力工业部,先后于1997年和2000年划转到江苏省管理。2000年以来,学校确立并贯彻“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发扬“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精神,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合作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实力大大增强。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2800亩(含科技产业园区),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64.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6.0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1亿元。学校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车辆工程系、环境工程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外语系、基础部和体育部共16个院(系、部)以及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电力仿真与控制工程中心等3个工程中心。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一个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康尼学院。现有实验中心33个、各类实验室157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6个、实习(实训)室76个、校外实习基地96个。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省级教学实验中心1个,省级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示范中心3个。以现代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图书信息中心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文献总量达到190.47万册,其中纸本图书资源127.47万册,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63万种。建成了覆盖校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学校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以湖光鹭影为特色的生态型校园,依山揽水,环境优美,各类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齐全,教学仪器设备先进。
学科专业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的发展始终与机械、电力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学校缘机械、电力而生,因机械、电力而强,在服务和奉献机械、电力行业建设中迅速发展壮大。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与机械、电力行业的密切合作,形成与两大行业深厚的历史渊源。学校组建以后,坚持继续为行业服务,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依托机械、电力等学科专业优势,以机械、电力产业链为主线,整合优化资源,构建了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艺术设计等专业为主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有本科专业35个,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热能工程2个学科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自动化专业被列为国家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等4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师资队伍截至2007年底,学校共有专任教师922人。师资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88人,占师资总数的3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5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师资总数的60.7%。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资助计划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8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3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
教学改革学校具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优良传统。在专科办学过程中,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率先在全国高工专中实施“小范围、大幅度”专业教学改革,建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专业,电网监控专业“两条线”的教学模式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为推动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早在1988年,学校就开始与兄弟高校联合探索按照 “3+1” 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本科层次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校组建后,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突出教学改革在教学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成效明显。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群)9门,建成(立项)校级精品(优秀)课程(群)77门;列入“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8本、“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2本,先后出版主编、副主编教材313本;建成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部级精品(优秀)教材13部。2007年,机电控制类专业被教育部遴选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人才培养近一个世纪以来,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先后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其中,1988年以来,先后向社会各领域输送本科层次应用型高级人才1.1万余人。学校毕业生遍布华夏,在祖国各地,在机械、电力以及核工业等各个领域都有他们奋斗的身影和前进的足迹,一大批毕业生成为行业领域中的中坚和骨干,他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奋斗在工程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为国家富强,特别是为机械、电力等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现代工程师,毕业生以思想政治过硬、综合素质好、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和普遍欢迎。2005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2003年以来,学校年年被江苏省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校企合作学校贯彻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坚持走产学合作教育之路,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思路,扩大校企合作规模,丰富校企合作内涵,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创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元化、多样性校企合作模式。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理论研究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学校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实践等。合作企业还通过多种方式直接参与学校各类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先后与美国GE Fanuc公司、UGS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博世力士乐公司、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集团、日本三菱公司、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等著名大型跨国公司以及江苏省电力公司、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共24家国际国内企业合作,协议投入3.3亿元共建实验(实训)中心,目前已完成投入1.8亿元。通过开展多元化、多样性的校企合作共建29个实验(实训)项目,搭建了校企联合育人的平台,为学生营造了掌握行业最新设备、最新技术和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工程意识的环境,也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其技术和产品的窗口,建立了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形成了鲜明的校企合作办学特色。
科研产业在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工作,学校整体科研能力和校办科技产业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校内产学研的良性互动。2005年~2007年,学校共承担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99项,科研经费到款1.63亿元,“十五”以来,学校先后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占地237的科技产业园已具规模,功能不断完善。科技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十五”以来,校办企业依靠学校的支撑,充分发挥产学合作的优势和产业园区的科技孵化功能,先后有3项新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3项产品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学校现有科技企业5个,其中,南京康尼新技术有限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另有两家企业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产业销售总额达到4.4亿元。
国际交流学校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办学的力度,在加强同国内高校、企业交流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宽渠道加强同国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了与国外高校、企业间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与德国、英国、爱尔兰、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1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上世纪80年代,学校就与德国康斯坦茨工业技术大学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互派。2004年以来,学校又先后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爱尔兰都柏林格林菲斯学院等高校就学分互认签署了合作协议,按照“2+2”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联合办学。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辟了国际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
多年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教育部、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殷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经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校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按照“提升内涵,彰显特色,协调发展,增强实力”的工作方针,团结一致,为早日把学校建成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