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胡帽

【词语】hú mào 胡帽

【释义】唐代妇女骑马外出时所著不障面之帽。

【记载】《旧唐书·舆服志》:“ 开元 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粧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

【内容】即西域地区引进的“浑脱帽”。唐玄宗开元年间,胡服之风盛行,妇女皆着胡服、戴胡帽。《旧唐书·舆服志》:“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 胡帽一般多用较厚锦缎制成,也有用乌羊毛制作。帽子顶部,略成尖形,有的周身织有花纹;有的还镶嵌有各种珠宝;有的下沿为曲线帽檐;亦有的装有上翻的帽耳,耳上饰鸟羽;还有的在口沿部分饰有皮毛。式样众多,繁简不一。如唐人诗词称:“织成蕃帽虚顶尖”,“红汗交流珠帽偏”。这种帽式流行时间不长,约结束于天宝初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