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不花刺是这个穆斯林世界的最大的城市之一。它包括三部分:城堡(周长一公

里半),不花刺本城(狭义上的不花刺,即内城)和郊区(外城)。同其他多数城

市相反,这个城市的城堡不是建在内城以内,而是建在内城以外。本城建在城中心

的一个台地上,周围有城墙,有集市门,香料商门,铁门等7 个城门,每个城门的

名字都足以引起人们的联想。一些著名的清真寺吸引着信徒们。大礼拜寺建于公元

1121年。星期五清真寺当时也已有约100 年的历史。还有一个叙利亚人清真寺。外

城周围也有城墙,十一个城门。市内主要的街道都是石板铺路,这在伊斯兰教土地

上是一个很特殊的情况。内城和外城渠道四通八达,渠水引自泽拉夫尚河。干渠名

日“输金河”,这个渠名在这个干旱的地区是意味深长的。不花刺城拥有的这个水

渠网,布局十分巧妙,有水闸,也有蓄水池,足以保证全市用水的分配和供应。郊

区有灌溉网,灌溉着无数的公园。公园里亭台楼阁,处处可见,充分显示出这个绿

洲的富庶和繁荣的景象。这种富庶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繁荣的工业,特

别是应当归功于著名的“不花刺地毯业”。在城堡和内城之间星期五清真寺附近,

有一个巨大的纺织,其产品远销叙利亚、埃及和小亚细亚。不花刺的商店集市上,

铜制品遐迩闻名,特别是美观精致的灯具更是蜚声世界。

成吉思汗大军到来时,不花刺守卫部队由2 万到3 万突厥雇佣军组成。世界征

服者成吉思汗指挥军队把不花刺城团团围住,然后下令攻城,连续攻了三天。蒙古

军施展其惯技,把从当地抓来的老百姓赶在前面,发起冲锋。第三天,守城的雇佣

军将领(其中有一个名叫亦难赤军。斡兀勒的家伙)失去了固守的信心,商定夜间

率部突围出城逃走。他们这一突围计划差一点儿获得成功。夜里,他们开始行动,

冲出了包围圈。但蒙古军很快冷静地判明了情况,便整队追击,最后在锡尔河河畔

追上了这些逃跑的雇佣军,将他们鏊杀殆尽。

被守城军队抛弃了的该城居民决定向蒙古人投降。由一些伊玛目和知名人士组

成的代表团前来见成吉思汗,表示愿意献城投降。于是,公元1220年2 月10日至16

日,蒙古人陆续开进不花刺市。但是,城堡仍有400 名骑兵把守。蒙古人宣布,不

花刺城内全体持有武器的居民都必须自首,违者格杀毋论,尸体将被填入城堡周围

的壕沟。接着,蒙古军队在城堡周围架起投石器,瞬时巨石纷纷飞向城堡,打开了

一些缺口。蒙古军从这些缺口冲了进去。城堡内的军民全被斩尽杀绝,无一存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