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太平军城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太平军于清咸丰五年(1855),为抗击清军所建。三河镇,古称三集。为水陆要冲,汇庐江杭埠、丰乐、中河三水于此,故名。南通舒城,西接庐江,东达无为、巢县(今巢湖市),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军曾在此筑城一座,城长方形,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300米,城墙高约7米。城外还筑炮垒9座。城墙底宽约1.5米,顶宽约0.5米,底部条石彻成,中部小灰砖垒砌,上部青砖砌表,内填石、土。因战争和人为毁坏,现城墙尚遗留150米左右。在文物普查时,同时发现太平天国时三河守将吴定规、蓝成春的指挥部,旧地整体面貌依旧。并在城垒内出土太平军使用的铁炮、铜炮多尊,还发现火炮用的铅弹丸1000多公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