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地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官地镇官地镇位于林西县中东部地区,辖十个行政村,(龙头山村、下官地村、上官地村、二段村、王家沟村、新民村、杨家营子村、两棵树村、马鞍山村、半拉山村)2.26万人,总土地面积为350多平方公里。西与新林镇接壤,北与兴隆庄相连,南与大川乡、大井镇、隆平乡毗邻,东与巴林右旗相邻,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有上好的矿产资源及产品资源。

官地镇辖区内共有各类矿产资源五十多种,其中以“黑中王”墨玉石材最为著称,该石材广泛分部在该镇6个行政村,面积30余平方公里,储量巨大,经中科院、中国石材协会考察鉴定该石材的主要特点是:色泽纯正、黑如墨;质地坚密、硬如钢;石感舒爽、轻如云;颗粒细腻、质如玉;铿锵悦耳、声如罄;光洁澄亮、亮如镜;具有抗折损、而腐蚀、而光晒、健康环保的特点,在国际国内市场极为走俏,有较大的开始潜力。

镇常委政府为做强做大“石材开发”这个支柱产业,成立了由镇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将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实现“工业强镇”的战略,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实施广告招商、网上招商、参展招商,以亲招商、以友招商、以商招商;融资500万元建设石材开发区基础设施,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讯;以开发区为平台和载体进行资源招商,项目招商,净化投资环境,实现一站式全程服务,经过15个月的努力,引进杰威石材、神洲墨玉、天行石材等8个较有实力的企业入驻石材开发区,合同引资8000万元,与客商达成意向投资近2亿元,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35人。

官地镇有上好的土地资源,大部分在“隆平渠”及“九峰渠”的控制下,俗有“米粮川”之称,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使这一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该镇加大力度对种植业进行了调整,种植油料3万亩、玉米3万亩,杂粮杂豆3万亩,不断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加大农贸市场的规范力度,由政府出面协调,制定一系列的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使农产品的产销成为产业化。目前官地镇共有固定收购农产品的商家27家,到了收购季节,客商云集。

该镇共融资1500多万元,加强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楼房总面积为4520平方米,铺设油路3公里,硬化路面1.7万平方米,植造风景树2000多株,安装路灯30盏,改造了原有的通讯设备,实施了全镇自来水改造人饮工程及“三线整网”工程。全镇工商个体户172家,镇内石材加工业两家,木板加工厂一家;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投资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由于农贸市场辐射带动作用,加之石材加工业的发展,构筑了该镇特有的工贸平台。形成了官地“商机无限”的市场,为“商贸活镇”战略的实施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2、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镇

官地镇地处敦化市东北31公里,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处,201国道贯穿镇内15公里,东邻雁鸣湖镇,南靠沙河沿镇,西接秋梨沟镇,黑石乡,北望青沟子乡。是延边州第一农业大镇,粮食产量居全州乡镇首位,全年粮食总产相当于州内安图县总产。全镇行政区面积633.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4.2平方公里,全镇辖45个行政村,92个自然屯,10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127人,其中农业人口39186人,镇区人口14962人,是敦化市东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可辐射带动周边6个乡镇,并可延伸至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的宁安县,是延边地区最大的大豆收贮加工集散中心,年加工销售大豆20余万吨。官地镇200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十强镇”,2006年被确定为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同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近年来官地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产业兴镇、全民创业”这一目标,狠抓城镇建设,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不断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全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全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9.8亿元,同比增长10%,农村经济总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6258元,同比增长13.5%,粮食总产7.2万吨,同比增长8.9%。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80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26187万元,第二产业8125万元,第三产业14268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563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869万元。

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坚持工业兴镇抓在手,引导,扶持项目建设不断壮大,强化服务,全镇现有工业项目16个,完成投资641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户,投资1500万元,完成大地豆业有限公司建设,投资1200万元完成了顺鑫瑞强经贸有限公司精品大豆加工二期工程建设,色素提纯,剑龙石材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以大豆加工,色素提取,建材,食品以及养殖为主导的工业格局。2008年实现全口径工业产值3.14亿元,全口径销售收入2.98亿元。全口径利润0.97亿元。超前规划,合理布局,加快东南工业园区和生态牧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已摆放项目4个,畜牧园区2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900万元。其中:1延边天然美好色素提纯有限公司项目,是吉林省唯一一家食用色素终端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色素油1230吨,实现销售收入8069万元,年原料菊花种植面积2548公顷,并带动周边6个乡镇进入产业生产,种植农户达1560余户;黑龙江的鸡东、鸡西、海林、以及我省永吉等县市的色素原料,全部都集中在我镇进行生产加工,产品全部出口,是敦化市主要出口创汇企业,2008年被市政府授予“明星企业”称号。2、大地豆业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大豆深加工项目,是我市最大大豆深加工企业,年收贮加工大豆6.5万吨,现有一个原料收贮基地和一个深加工基地,仓贮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两条大豆生产线,其中低温脱油豆粉生产线产品脱油豆粉年生产能力2万吨,全部出口欧洲;精豆粉生产线产品全脂豆粉年生产能力8000吨,全部出口韩国。围绕大豆深加工,只此一项,就可带动周边乡镇及黑龙江宁安县2600农户进入产业生产,并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350多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2008年企业现销售收入12000万元,实现利润960万元。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依托区位优势和镇域特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效益,形成以烟叶、菊花、无公害蔬菜、草莓、桑蚕、奶牛、食用菌、高蛋白大豆以及养殖等为主的全镇骨干支柱产业,其中菊花、烟叶和无公害蔬菜等三个重点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已达4000公顷,老虎洞已成为了敦化市蔬菜主要供给基地,特色拳头产品食用色素油已远销韩国、香港、墨西哥、美国等地区和国家。

商贸流通繁荣活跃。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官地现有万人大集一处,年商品交易额在1.2亿元以上,是州内农村第一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沿街商铺125户,食品、五金、轻纺、建材、小百、服装专营批发商户54户,独具特色的万人大集吸引周边县市商家聚集经营并建摊设点,区域中心镇聚集作用已显现出来。官地已建设完成了官地农贸市场和粮食交易专营市场两个市场建设,扩大了市场的覆盖面,并依据产业特色,整合了镇内15户大豆收贮企业资源,形成了统一的市场营销格局,提高了市场的带动辐射功能,全年大豆交易量达20万吨以上,促进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合理流动,全镇有150余台货车常年从事运输,从业人数560多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200多人。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围绕小城镇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镇区自来水改造,实行全天候供水,改扩建镇卫生院并完成官地中段商业街开发,新修镇区水泥路4.2公里,更换新型栅栏12000延长米,拓宽官地大街绿化带21000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17000平方米,完善了镇区排水,并配备了专业清洁卫生队伍35人,全天候保洁。组建了官地镇行政综合执法大队,配齐了人员及设备,加大了镇区管理力度。确保了小城镇建设依规划、重管理、上水平。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了社会事业发展力度。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使学生入学率和升学率不断提高。官地中学是吉林省四所农村重点中学之一,2008年镇高中共有175人达到本科录取线,初中毕业率达99.7%,升学率86.7%,中小学流失率在2.3%以下,小学入学率达到了100%。全镇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新建文化广场2处,有23个村建成了农家书屋,其中国家投放书屋1个,投放书籍2700余册。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社会救助、民族宗教工作显著,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9346人,参合率达95%,计划免疫率98%以上,全镇享受农村低保1589户,1818人,发放低保金115.1万元,为211户,527人发放临时救济款5.1万元,劳动保障扎实有效,全年创造城镇就业岗位305个,新增就业130人,其中下岗再就业126人,目前全镇有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4所,有教师385人,在校学生4897人,有镇级卫生院1所,医疗服务站29个,全镇固定电话装机达到5100部,有线电视普及率98%,自来水普及率84%;有23个村通上了油路,占行政村的51%,共有13个村开展了沼气工程,建设沼气池270座,建设标准节能房120座。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先后有2个村被州级单位表彰,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示范村,有10个村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民主法制和基层政权工作不断加强。按照服务型政府原则,在民主法制和基层政权建设上加强监督和管理,稳步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劳动保障和再就业扎实有效,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治安消防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处理信访案件34件,接待来访人员453人次,转办案件3件,开展了阳光政务,增强了村务工作透明度,使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基层工作已步入正轨,并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完善了一事一议制度,规范了民主决策机制,强化了群众的参政议政和监督制约机制,基层政权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积极谋划,科学合理安排小城镇发展规划,依据小城镇建设规划,超前谋划发展路子,官地镇已经编制完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和《官地镇环境保护规划》,并已通过审批实施;《官地镇总体发展规划》也已修编完成。未来10年,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据这一目标,到2020年,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00元;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8.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260万元,镇本级财政收入1860万元。确立和巩固官地镇的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集散为主的中心镇地位。并逐步把官地镇打造成吉林省东部地区最大的大豆贸易集散地,建立完成集大豆收贮、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区域贸易中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狠抓城镇建设和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把官地建设成经济繁荣、物流发达,市场活跃,带动辐射作用较强的区域中心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