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热水镇
萧太后温泉度假村

1、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热水镇热水镇位于宁城县西部,总面积148平方公里,15400人。2003年GDP总量为63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99元。所辖12个村为:七家、热水、沙里营子、娘娘庙、雹神庙、牛营子、汤前、汤后、高杖子、王家铺、宋营子、二道沟村。

宁城热水萧太后温泉度假村位于赤峰市宁城县热水镇,分布面积0.5平方千米,中心孔口水温高达96℃,有“中华第一泉”之誉。泉水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对布氏杆菌病、消化道疾病、糖尿病等三十多种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1681年,清康熙帝视察塞外,曾在此驻跸沐浴,现在其遗址上建起一座“圣泉亭”,为度假村一景。度假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建有二十多家不同规模档次的疗养院和宾馆。热水镇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500家城镇建设重点镇,是集疗养、旅游、度假为一体的花园式度假区。

2、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热水镇热水镇地处粤赣边境的九连山腹,位于和平县西部,浰江河中上游。境内群山环抱、草木葱茏、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全镇总面积185.34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9.6万亩,耕地面积5800亩。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6000多人,是全省59个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镇之一,又是中共和平县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

热水镇森林资源和生态资源丰富。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4%,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动植物种类繁多,且有成群分布的亿年珍稀植物桫椤(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03年评为省级生态示范镇。热水镇盛产香菇、木耳、茶叶、笋竹、药材、水蜜桃。为提高本镇的旅游品位,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已发动群众种植水蜜桃近2000亩,水蜜桃已逐渐成为本镇的主导产品。

热水镇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特色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境内有日供万人沐浴的地热资源,又有近10公里的漂流河段,且漂流河段群峰兀立、奇山异石、景色迷人,享有“北有热河,南有热水”之美称。热水漂流对游客开放后,已成为了“粤东第一漂”的大品牌。同时,热水镇还依托地热和生态资源,引进外商成功地开发兴建了华宇温泉度假村、热龙温泉度假村。最近又引进外商准备开发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蝴蝶峰度假村,并规划开发北联兴隆围龙屋、中兴永溪瀑布和中共和平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等新的旅游景点。目前,热水镇不但成为了全市乃至全省的旅游胜地,而且成为了和平县西部开发的一方热土。

热水镇水力资源丰富,浰江河热水河段可供开发水电资源近1万千瓦,现在有5000千瓦水电资源仍未开发。镇府在开发丰山嘴、石圳、九公庙3个小水电站的基础上,引进外资先后开发兴建了黄峰斗电站、九连电站,并启动了食水引水工程(从黄峰斗引水至县城)。同时,还在该镇九连山林场成功开发兴建了矿泉水厂,该厂生产的“黎明怡源”牌九连山优质天然高山矿产水清甜可口,十分畅销,已成为该镇又一个富有影响力的品牌。

热水镇交通便利。S339线自东向西和热合公路自北向南贯穿全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而且村村基本实现了通水泥公路目标。去年还从黄峰斗电站至热水漂流码头公路共9公里全面安装了路灯,成为了热水镇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热水镇电力充足,通讯发达。境内建有3.5万伏变电站,7个行政村全面开通了程控电话、联通、移通电话和宽带。

今后,热水镇将立足本镇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继续实施“旅游强镇”战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打造“热水漂流闻天下,天下温泉数热水”的旅游品牌,创建全国优秀旅游景区。

3、云南省宣威市热水镇热水镇位于宣威市西南部,距市区56公里,辖22个村委会,190个村民小组,72600人。境内海拔1650-2600米,国土面积882915亩,林业用地面积538350亩,有林地面积394556亩,疏林地面积14701亩,灌木林地面积10647亩,森林覆盖率55.8%。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旱冬瓜、滇油杉、柏类。

热水镇辖乐迤、吉科、色卡、阿浪、黎山、海德、干海、秧草、建新、中村、述迤、柏木、响宗、热水、营沟、关营、得德、岱海、格依、陡沟、花鱼、窑上22个村委会。2004年底,热水镇辖22个村委会,国内生产总值2.88亿元。全镇总人口7.41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452万人,非农业人口 0.171万人,典型农业大镇,耕地面积22.04万亩,几乎全是旱地。

热水是云南乃至全国最大的烤烟生产镇,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主要靠烤烟,烤烟的丰歉之间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2004年,市政府下达热水烤烟种植面积 63650亩,实现产值1.068亿元。2004年,全镇种植粮食167450亩,总产量3800万公斤。其中,小春37000亩,玉米61500亩,马铃薯5500亩,水稻1200亩,农民人均有粮507公斤。

热水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资源。全镇有耕地面积约18万亩。金属矿藏有铁、铅、铜、银、锌等。非金属有硫、无烟煤。建材原料有石灰石、黏土、陶土等。植物有云南松、华山松、旱冬瓜和野生药材等。野生动物有獐、麂、穿山甲、雉鸡等。小江蕴含电能8.3万千瓦。

1999年3月27日,热水关营小集镇被列为曲靖市小集镇建设试点,该集镇设置住宅、娱乐、工业、农贸、商业、福利、公共建筑等七个功能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能容纳1万余人集镇人口。截止2003年,已投入集镇建设资金2000万元,建集镇文明路3.5公里,硬化街道14000余平方米,建各类商业、办公用房31000余平方米,配套了水、电、通讯。

全镇建有两个变电站(窑上变电站、关营变电站),22个村委会,154个自然村,村村通电。1999年5月27日,热水镇与宣威电力公司滇东电力局签定了10千伏及35千伏农网建设改造工程和“一户一表”工程合同,完成17670户的“一户一表”工程,农村电网改造率达86。3%,农民用电质量大为改善。

全镇22个村委会全部通公路,154个自然村,有114个村通公路,40个自然村通驿道,乡村公路约360公里,境内有两条市乡公路热黑线北接落水黑石盆,南连松会路,全长38。73公里,老公路北接落水黑石盆,南达得德村委会团结村,全长50公里,黑岱线已建成通车,老公路已完成通乡油路测设、申报工作,预计年内可开工建设。

热水镇有3所中学,1所成技校,22所完小,69所村小。在校学生11970人,其中,小学生8260人,初中生3710人,有教职工585人,其中,公办教师513人,工人29人,代课教师33人镇政府自费招用临时教师10人,三所中学都通过“普九”验收,2003年底镇一中晋升为“ 省一级示范学校”。

全镇有一所卫生院,22所村级卫生所,卫生院医务人员24名,村级医务人员84名。镇卫生院固定资产约180万元,有业务用房1000平方米,职工住房1800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等10个科室,配有 超、 光机、生化仪等设备。年业务收入130万左右,并在全镇22所村级卫生所全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解决了群众防病、治病困难。

4、湖南省汝城县热水镇区位概况

该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47公里。东与江西省崇义县乐洞、文英两乡交界,南与广东省仁化县长江镇及汝城县县

热水镇
地理位置

三江口镇相连,西邻大坪林场、益将林场及附城乡,北靠益将乡、集龙乡。截止2002年底,镇政府驻热水圩,辖桥东、桥西2个居委会,12个村。2002年底,该镇总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839.7公顷,2509户,10035人。

历史沿革

该镇境内汤河头温泉水高,“气如烟雾,水若沸汤”,因此得名。1950年属第六区,1956年为热水乡,1958年与集龙、益将、东岭3个乡合并成立热水人民公社(初名红星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集龙、益将、东岭3个人民公社后仍名热水人民公社,1984年复名为热水乡,1991年撤乡建镇改今名。[2]

行政区划

热水镇下辖村:

热水村

邓家洞村

长塘村

大水山村

桃金洞村

鱼王村

东江水村

高滩村

黄家洞村

黄石村

星火村

横瑞村

产业经济

该镇2003年GDP总量为63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99元。

2009年该镇党委政府以构建特色景观旅游经济为抓手,立足把热水打造成为湘粤赣三省交界特色旅游名镇和引领汝城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深入开展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创建工作,积极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面貌焕然一新,初步形成了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4]

社会事业

2008年该镇将一大批能耗高、污染大的传统项目拒之门外,建起了兰花等新兴产业,截止2008年底植树造林8000多亩,全镇森林覆盖率已达75%,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持在较高水平。

该镇2009年7月组织中小学生举行了庆“七•一”暨“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签名活动。活动中,320名学生纷纷在横幅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参观了该镇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展室。在参观过程中,广大学生被等邪教危害人类、危害家庭、害人致死的鲜活事例震撼了,纷纷表示要追求科学、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生活方式,在今后要以实际行动来拒绝邪教,不但要自己自觉远离邪教,而且还要告诫身边的人相信科学,防范和抵制邪教,为创建无邪教活动校园和和谐、稳定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活动结束后,还收到中小学生写来的反邪教心得体会42篇。[3]

人口数据

2002年底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9687

5060

4627

家庭户户数

2544

家庭户总人口(总)

9426

家庭户男

4881

家庭户女

4545

0-14岁(总)

2295

0-14岁男

1193

0-14岁女

1102

15-64岁(总)

6756

15-64岁男

3532

15-64岁女

3224

65岁及以上(总)

636

65岁及以上男

335

65岁及以上女

30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462

[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