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
佛教经典。一名《大无量寿经》,简称《大经》、《双卷经》等。与《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流行于犍陀罗地区。三国魏康僧铠译。2卷。
译本相传此经前后有汉译12种,除康僧铠译本外,现存的异译本有:东汉支娄迦谶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2卷;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2卷;唐菩提流支译《无量寿如来会》(即《大宝积经》第五会)2卷;北宋法贤译《大乘无量寿庄严经》3卷。有经录记载而现已缺本的有:东汉安世高译《无量寿经》2卷;魏帛延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2卷;西晋竺法护译《无量寿经》2卷;东晋竺法力译《无量寿至尊等正觉经》1卷;南朝宋佛陀跋陀罗译《新无量寿经》2卷,宝云译《新无量寿经》2卷,昙摩蜜多译《新无量寿经》2卷。《开元释教录》卷十四称:“此经前后经十一译,四本在藏、七本缺。”加上后出的法贤译本,即所谓五存七缺的十二种译本。但后人对此存疑颇多,认为是误将一经分属多位译者所致。因此,有人认为此经前后仅五译,最多不过七译,其他纯系经录之误题。此经另有胜友、施戒与智军合译的藏文本,收于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中。
此经梵本和各种译本内容大体相同,仅文字互有出入,如序分中来会的听众,康僧铠、支谦、菩提流支三译本有大比丘众12000人,支娄迦谶译本作大弟子众1250人、比丘尼500人、清信士7000人、清信女500人,法贤与藏译及梵本作32000人;康僧铠译本列菩萨众17名,菩提流支列13名,藏译和梵本仅列慈氏(弥勒),其他三译未列。又如正宗分、流通分中的某些段落,各本也都稍有出入。因而近世学者疑此经梵本原有数种异本。目前已发现的梵文抄本已有25种之多,其中包括在中国发现的中亚驴唇体文本。
内容叙述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大比丘众12000人及普贤、慈氏等诸大菩萨说法,谓过去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出家为僧,号法藏,发四十八大愿,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经漫长时期,积无量德行,在十劫前成佛,号“无量寿佛”。光明寿命最尊第一。其国土谓安乐净土,无量功德庄严,国中声闻、菩萨无数,讲堂、精舍、宫殿、楼观、宝树、宝池等均以七宝严饰,百味饮食随意而至,自然演出万种伎乐,皆是法音。其国人等智慧高明,颜貌端庄,但受诸乐,无有众苦,皆能趋向佛之正道。至于往生者有上辈、中辈、下辈之分。彼国菩萨都得到一生补处(即隔一生而成佛),以观世音、大势至为上首。最后释迦牟尼劝弥勒及诸天人等,备勤精进,不存怀疑,信心回向,便能在彼国七宝华中化生,等等。
影响此经传到中国后,影响甚大。东晋青山竺法旷以“无量寿为净土之因”,“有从则讲,独处则诵”。后有慧远在庐山设白莲社,弘扬念佛法门。东魏昙鸾更作《往生论注》,弘扬此经,立难行、易行二道之说。此后,历代注家辈出,疏释不绝。朝鲜和越南,此经传习也颇盛。在日本,有日僧慧隐入唐求法,回国后即在皇宫中讲《无量寿经》。奈良时期,有三论宗智光专求净土,注有龙树释论。法相宗善珠亦作书以释此经。净土宗开创者源空、净土真宗创立者亲鸾更是专依此经,发挥他力易行的宗义;此经在日本的弘传盛况空前。19世纪中,在尼泊尔发现此经梵本。马克斯·缪勒和南条文雄于1882年据以刊行,与《阿弥陀经》一起编为《佛说无量寿经梵文和译支那译五译对照》。后又译为英文,收于1894年出版的《东方圣书》第49卷。日本译本有南条文雄、荻原云来、椎尾辨匡、河口慧海、寺本婉雅、青木文教、中村元等依据梵、藏、汉文本译出多种。其中荻原云来和河口慧海的译本均编入《梵藏和英合璧净土三部经》(《净土宗全书》别卷)中。
注疏现存主要有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2卷,吉藏《无量寿经义疏》1卷;清彭际清《无量寿经起信论》3卷。新罗憬兴《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3卷,玄一《无量寿经记》(上卷残存,下卷已失),元晓《无量寿经疏》1卷。日本有源空《无量寿经释》1卷,了慧《无量寿经钞》7卷,圣聪《无量寿经直谈要注记》24卷,道隐《无量寿经甄解》18卷,西吟《无量寿经显宗疏》10卷等。此外,现已佚失的重要注疏尚有灵裕、知玄、法位、圆测、大贤、义寂、寂证的注疏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