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镇

房山镇位于东海县城东南10公里,距连云港港口50公里,距连云港民航机场15公里。徐连高速公路、227省道通过房山,蔷薇河、淮沭河绕镇而过,水陆交通便捷。房山镇物产丰富,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水晶之乡、意杨之乡。
全镇现有双岭、库北、柘塘、山后、山前、房南、房北、芝麻、林疃、兴谷、吴场、陆圩、民主、季墩、双庄、桑庄、陶墩、贺村、邱庄、寇荡、大穆、贾庙、蒋林、大戚、兴东25个行政村,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万亩,总人口78000人。房山镇农副产品丰富,全镇年产水稻、小麦、大豆、玉米、花生等粮食作物超亿斤。全镇以3万亩速生林带及周边丰富的杨木资源为基础,发挥连云港宏杨木业公司的龙头作用,带动全镇近百家木材加工企业,走公司 基地 农户的路子,同时启动“绿染房山”造林工程,大力推进林业化进程,由“意杨之乡”向木业大镇发展,提升房山经济发展档次。同时房山镇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积极创建无公害稻米基地10万亩,目前已获省农林厅认证。组建蟹田米业有限公司,依托青岛啤酒集团的优势,大力发展啤酒大米,提高农业增效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今年新开发富硒大米基地10000亩,绿色稻米基地10000亩。
房山镇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水晶石、蓝晶石、花刚石储量较多,现存放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前的中国水晶大王就出土于房山库北村,毛主席水晶棺也大多取之于房山的水晶石。房山镇依托丰富的水晶石英资源,大力发展硅工业,发展壮大了华源石英、英普异型管材、鼎龙石英、海盛科技、亚东照明等一批规模企业。
市内名山之一房山海拔142米,自然景观较多,出云洞、会仙台、飞来石等奇峰怪石鬼斧神工,令人称奇,魁星楼、钟鼓楼、碧霞宫等蕴藏着一段段美丽的传说,是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每逢春节、房山庙会,登山游玩的人数达30000之众。
房山镇采取商贸兴镇和小城镇发展拉动战略,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全镇居民、农户安装有线电视3000多户。
房山镇地处于东海县城东南部,面积149.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9万亩、水田面积10.74万亩,常住人口7.6万人。其驻地房北、房南距县城9.5公里。东与平明镇交界、西与安峰镇曲阳乡接壤。辖:双岭、房北、柘塘、山后、山前、房南、库北、芝麻、林疃、兴谷、吴场、陆圩、民主、季墩、双庄、桑庄、陶墩、贺庄、邱庄、寇荡、大穆、贾庙、蒋林、大戚、兴东25个村民委员会。因镇政府驻地靠近山而得名。房山镇在1953年前先后属东海县、潼阳县、沭阳县,后属东海县房山区、十三区、十区,1957年建房山乡,1958年成立房山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房山乡、1985年撤乡设房山镇。该镇地处丘陵和平原洼地,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程在5-10米之间,境内有房山,山高142米、蔷薇河、淮沭新河流入境内。主要矿产有花岗石、水晶石、蓝晶石、红宝石等。房山水晶以质优块大而闻名。出土最大水晶重达3.5吨,现存放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毛泽东水晶棺材料出自房山水晶。房山镇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2005年三大产业产值分别为1.5、1.4、0.5亿元。宏扬木业成为全市最大木材加工出口创汇企业。该镇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林业经济,全镇种植优质稻麦6.67万亩,水面养殖10万亩,畜牧养殖11.2万头(只),三禽养殖11.2万羽扬树总株数达459万株,人均50多株,林木覆盖率达18%,农田林网化率达96%,成为闻名全市的“意扬之乡”。工业企业有全市最大的木材加工出口创汇企业—宏杨木业公司,其生产的优质高档木制品全部打入国外市场。鼎龙石英制品有限公司、海盛石英科技公司等主要生产建材石雕工艺、木制品、石英制品、柳编等20个系列200多个品种。镇驻地建成区面积4.3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有迎湖路、文化路、通淮路、上泉路、小泉路、饮马泉路、海盛路。境内有牛沭公路、新海公路、245省道、236省道通过,交通便利,是东海县的南大门,是全国亿斤粮镇之一。有高级中学1所,在校生4200人,初级中学2所,在校生1560人,小学8所、在校学生13560人;幼儿园21所,入园幼儿3080人;成人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98%。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5个。逢农历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有集市。
邮政编码:222341
房山镇先后获得了江苏百家名镇、苏北经济综合百强(乡)镇、“连云港二十优基层党委”、“市工业十强(乡)镇”、“市多种经营明星(乡)镇”、“连云港意杨之乡”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展示了房山在“两个率先”发展中的靓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