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大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
学校简介首都大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以下简称“英才学校”)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委员、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市团校等单位共同主办。
主办单位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市学生联合会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市团校
办学宗旨深入贯彻党中央、北京市委关于加强青年人才培养的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对北京市学联工作的具体要求,全面落实北京团市委“人才、奥运、服务”三大战略的工作部署,大胆实践新时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党的后备干部培养途径。以在校优秀大学生为教学对象,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勇担重任的优秀青年人才后备军,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化北京发展环境,促进团学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校训刻苦学习 自强不息 德才兼备 勇担重任
教学规划学 制:
一年。周期为当年3月至次年3月,主要利用双休日和假期教学。教学类型分为集中教学、实践教学和挂职锻炼三类。
招生对象1、政治坚定、品学兼优。有志在国家行政管理系统锻炼成才的优秀学生干部优先;
2、本科以上。本科生限(学制数减一)年级(在读),如,四年制本科生限大学三年级;硕士研究生以上年级不限;
3、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
4、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
5、学业成绩优良,并具有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招生方式“英才学校”学生处负责下发招生简章,高校团委负责推荐报名。报名者须填写报名表,并经所在高校团委审核盖章。“英才学校”学员经考核择优录取。
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论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政策水平、职业素养、文化修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主要科目有政治理论、行政管理、法制建设、国际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社会学、公文写作等。
教学安排“英才学校”定于4月中旬开学。教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集中教学阶段:4月中旬—12月底,分为常规学期教学和假期教学两部分,共计38周,累计学时136课时;
社会实践阶段:8月上中旬,约2—3周;
挂职锻炼阶段:8月底—次年2月底,共计半年。
以上教学阶段的划分相对完整,各阶段具体教学类型视现实情况进行调整。
集中教学分专题进行,全年计划开设8个专题:政治理论与国情教育、社会心理学与自我评价、国际关系与我国外交、法制建设与依法行政、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社会学与团队建设、文化修养与素质教育、公文写作与电子政务。
各教学专题一般包括阅读推荐书目、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撰写论文等五个部分。常规学期利用双休日教学,以周为教学单元;暑期利用工作日教学,以日为教学单元。平均学时数:4课时/教学单元。集中教学阶段将穿插调研、案例教学、论坛、情景模拟等活动。
学员学业成绩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确定,即以专题课成绩、实践课成绩、基层挂职业绩和课题报告成绩的综合得分作为学员结业成绩。
教学形式以讲座、调研、论坛、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素质拓展、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挂职锻炼等方式为主。
“英才学校”教学采用集中教学与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分组教学实行“导师负责制”(详见《首都大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导师工作条例》)。
依托北京市学联网站(http://www.bjstudent.org.cn)建立“英才学校”教学管理网络系统,部分教学内容和相关信息通过网站发布和传输。
师资情况教师和导师采用聘任制,“英才学校”颁发《首都大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教师(导师)聘书》,部分受聘教师同时兼作学员“导师”。
教学场地以北京市团校作为主要教学基地并挂牌。
资质认证经培训合格的学员将由主办单位联合颁发“英才学校”结业证书;“英才学校”学业成绩争取纳入学员所在高校的学分;优秀毕业学员,将优先获得在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荐就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