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丰簋

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因铭文中有“王又大丰”句而得名。又称“天亡簋”或“朕簋”。是武王臣属天亡所作祭器。传说于清代道光帝年间于陕西岐山出土。高24.2厘米,口径21厘米。圆形,侈口,腹微鼓,四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方座,造型端庄稳重。腹及方座饰卷体夔纹,奇诡神秘。腹内底部铸有铭文 8 行、76字,记述武王举行大礼,命助祭的天亡祭祀文王及上帝;并谈及周武王受文王佑护嗣续周文王灭商朝;天亡为称颂武王功德并记述自己所受恩宠而铸此器。是研究西周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物,同时是西周铜器断代的标准器。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据传于清朝道光帝年间(1821~1850)在陕西岐山出土。曾归清末著名金石家陈介祺收藏,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重要藏品之一。此器制作朴厚,纹饰精美,铭在器内底部,铭文记武王克商,西归宗周,于辟雍祭天,颂扬先王功烈,及作器人天亡辅助武王举行祭祀,受到赏赐等内容。它为研究周初立国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

铭文字形参差错杂,变动不居,在拙朴散乱中显示运动与和诣之美,有轻有重的笔画在某种程度上有自然书写带来的笔墨痕迹。其铭文用韵协调 ,开创了千古词赋先河,也是我国韵文的最早表现形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