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非

高占非,原名高执欧,天津人。从小酷爱戏剧电影,曾求读于保定军官学校。
1923年,他弃军从艺,南来上海,入上海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任演员。由于他体格魁梧,又认真好学,1928年后因在新人、耐梅等影片公司主演影片《小侦探》 和《奇女子》而知名。
30年代,他先后在明星、联华、艺华、天一、新华等影片公司任演员,拍摄各类影片。左翼电影运动兴起后,他备受鼓舞,欣然投入,相继在《一剪梅》、《 银汉双星》、《天明》、《都会的早晨》、《香雪海》、《船家女》 、《劫后桃花》等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博得观众好评。
抗日战争期间,曾在武汉中国电影制片厂主演影片《热血忠魂》,在重庆中央电影摄影场主演《长空万里》,宣传抗战,弘扬民族精神。1942年回上海,先后在中联、华影演出《博爱》、《芳华虚度》、《万世流芳》、《燕迎春》、《何日君再来》等影片。
抗战胜利后去香港。1948年与顾而已等人共同创办了倾向进步的大光明影片公司,参与策划摄制了欧阳予倩导演的《野火春风》、顾而已导演的《水上人家》。1951年他随大光明公司回到上海,曾在影片《方珍珠》中扮演角色。他的一生,共参加拍摄影片近百部。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婚姻大事(1950)
驼龙 (1949) .... 王大龙
血染海棠红 (1949) .... 刘大奎
水上人家 (1949) .... 余晋华
野火春风 (1948) .... 黄海山
国魂(1948) .... 杜浒
万世流芳 (1943)
长空万里 (1940)
密电码(1937) .... 张伯屏
潇湘夜雨 (1937)
春之花(1936) .... 高明
大家庭(1935) .... 龚稼农
热血忠魂 (1935)
船家女 (1935) .... 铁儿
黑影 (1935)
劫后桃花 (1935) .... 刘花匠
兄弟行(1935)
暴雨梨花(1934)
飞花村(1934)
归来 (1934)
女儿经(1934) .... 高国杰
香雪海 (1934)
还我山河 (1934) .... 黄英武
铁鸟(1934)
再生花(1934)
重婚 (1934)
春潮 (1933)
都会的早晨 (1933) .... 许奇龄
风 (1933)
天明 (1933) .... 张表哥
粉红色的梦(1932)
南国之春(1932) .... 洪瑜
共赴国难(1932)
银汉双星 (1931) .... 导演高琦
爱欲之争 (1931)
自由魂(1931)
新西游记-第2集 (1930) .... 建设会会员乙
一个红蛋(1930)
爱人的血 (1929) .... 代表丙
爸爸爱妈妈 (1929) .... 张光祖
荒唐将军 (1929)
无敌英雄 (1929)
女伶复仇记 (1929) .... 俞汝南
热血男儿 (1929) .... 张奇生
双雄斗剑 (1929)
江侠士刺虎 (1929)
奇女子 (1928) .... 邹可成
小侦探 (1928)
本文摘自于《影坛钩沉》,赵士荟著
人们大都知道,在1932年,有一位著名男影星金焰曾经当选为“电影皇帝”;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1934年,还有一位著名男影星高占非,曾经当选为“最佳男演员”。
一个暮春的下午,笔者在上海沪西区一座旧式的花园洋房里,会晤了高占非的女儿高女士。虽然是初次会晤,却是一见如故;于是我使出了“刨根问底”的“惯技”,将高占非生前六十五年的经历问了个究竟;高女士也毫无保留地照答无误。
时光仿佛倒流了几十年……
一次难忘的选举
1932年,上海《电声日报》发起选举“电影皇帝”,结果金焰当选;时隔两年,也就是1934年,该刊(更名为《电声周刊》)又发起“中国电影明星选举”,这次别开生面的选举分十个项目分别投票,这十个项目是:
1.我最爱慕的(男、女)明星
2.最美丽的女明星
3.我最不喜欢的(男、女)明星
4.最漂亮的男明垦
5.表演最佳的(男、女)明星
6.最可爱的女明冕
7.最强壮的男明星,
8.最有希望的男、女演员
9.我最愿意和他做朋友的(男、女)演员
10.最健美的女明星
经过历时三个月的投票角逐,该刊共收到选票三千五百七十二张,并将选举结果于4月6日在该刊公布。在某几个项目中,高占非的票数遥遥领先,现将前三名的具体票数列下:
我最喜爱的男明星(金焰1205票,高占非1136票)
表演最佳的男明星(高占非1432票,金焰1104票,龚稼农694票)
最漂亮的男明星(金焰1196票,高占非861票)
最强壮的男明星(查瑞龙1203票,金焰885票,高占非534票)
我最愿和他做朋友的男明星(金焰1211票,高占非785票)
从以上五项得票数字可以窥见,高占非无疑是登上了“影帝”的宝座。
银色的路
高占非的银色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高占非生于1904年阴历十月初十,籍贯天津,学生时代是在河北保定一所军官学校度过的。
1924年,高占非和他的同学王元龙,怀着银色的梦幻,来到东方好莱坞——上海。王元龙经人介绍加入了朱瘦菊主持的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果然星运亨通,后来成为“影坛霸王”;而高占非却加入了欧阳予情主持的星光影片公司,拍了一部《同心结》之后,公司就此亏本倒闭,于是他又加盟明星影片公司。“明星”当时是上海规模最大的一家影片公司,人才济济。高占非虽然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但由于对电影表演技艺还缺乏训练,因此没有得到大导演张石川的赏识。在“明星”的三年之间,未能得到崭露头角的机会。但有两件事却值得一提:一是结识了“明星”的女演员高倩苹,二人情投意合,成为影坛佳侣;二是和“明星”的助理导演蔡楚生结为莫逆之交,他俩同住在一间亭子问里;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并于1931年一起“跳槽”到新建的联华影业公司。
二人进“联华”不久,机遇终于来临!蔡楚生编导的《南国之春》一片,邀请高占非和陈燕燕分任男女主角。影片是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居然一炮打响;三个人(蔡楚生、高占非、陈燕燕)同时走红。接下来,高占非又和黎莉莉合演了《天明》,和王人美合演了《都会的早晨》,和阮玲玉合演了《香雪海》……他和“联华”的四大名旦(阮玲玉、陈燕燕、王人美、黎莉莉)先后联袂合作,成为“联华”的红小生,一共主演了十多影片,因此得以在1934年的“明星选举”中一举得魁。
1934年,高占非重返“明星”。这时候,“明星”对高占非已经是刮目相看,将他捧为“首席小生”,让他和“电影皇后”搭档,接二连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女儿经》、《再生花》、《空谷兰》、《劫后桃花》、《兄弟行》……这是高占非电影生涯的辉煌时期。
八年离乱
抗战爆发后,高占非赴武汉主演了抗日影片《热血忠魂》;武汉沦陷后,他又辗转去重庆,参加“中电”拍摄了《长空万里》一片。 1942年,高占非回到沦陷了的上海,重振雄风,在“华影”主演了不少影片。他和七年前的老搭档陈燕燕合演的《芳华虚度》,和陈云裳、袁美云、李香兰合演的《万世流芳》,先后曾被评为最佳影片,高占非本人,也曾连续两年被评选为最佳男演员。
关于“华影”的这段历史,至今电影史家还有争议,电影界元老夏衍对此曾有过指示:“凡是在敌伪报刊上写过文章的、参加过敌伪召开的会议的,或在敌伪公司里做过事的人,只要不反共、不替日本人做坏事,一律不戴汉奸帽子……还是从作品来看为好,影片怎么样?在当时起什么作用?”
如前所述,高占非在抗战爆发后,告别了妻子儿女,单枪匹马奔赴大后方;但是在感情世界却发生了突变,和一位著名女影星共赋同居之爱,几年之后,他俩又感情破裂,高占非因此回到了上海。
高占非的妻子高倩苹原是明星影片公司的著名女演员,曾经主演过许多影片,其中《时代的儿女》、《春蚕》、《丰年》、《女儿经》。《乡愁》等,皆属“左翼电影”。1936年,高倩苹走红时,毅然退出了电影圈,去上海政法学院攻读法律,四年后,挂牌当上了一名女律师。
高占非回到上海后,夫妻重逢,并没有发生当时小报上所披露的“小高(高倩苹)请老高(高占非)吃耳光”的殴斗事件,他们只是心平气和地在二人世界圈上了一个句号。从此以后,他俩虽然一同生活在亨利路永利村内的一幢住宅里,却是“同屋不同房”——旧情始终未能复燃。
告别影坛
1948年,高占非南下香港,先后在“大中华”拍摄了《驼龙》,在“永华”拍摄了《国魂》,后来又在香港进步影人的支持下,和顾而已等同人共同创建了大光明影片公司,并主演了《野火春风》和《水上人家》两部影片。1951年,“大光明”迁往上海,拍摄了《方珍珠》与《和平鸽》之后,就实行“公私合营”,并入了“联影”。
不久,高占非终于告别了驰骋二十多年的摄影场,和友人合办了一家小企业——消防器材厂。与此同时,他也告别了永利村,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庭。
1964年满花甲的高占非退休了。两年之后,一场“浩劫”从天而降,当时高占非虽然已是一位与世无争的老人;但是他的“行伍”出身,他的“附逆”历史,他的“资方”身份,无疑都是需要接受无休无止的审查和批判……
1969年12月26日,高占非悄悄地告别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