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其基本的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ll被学术界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Henry Beachell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然由于Henry Beachell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
中国湖南的农学家袁隆平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寻找到了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并突破了日本人无法实现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选育出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并1981年荣获中国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在中国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米菩萨”的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直至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然停留在200公斤左右。袁隆平带领他的中国科研队伍,穿越科学的阴霾,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中国的杂交水稻因此被世界称为“东方魔稻”。
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城市乡村,大江南北,神州内外,人类永远不再饥饿,他们奔走相告一个传奇的名字——袁隆平。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60年7月,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田中,发现特异稻株,第二年认识到这是“天然杂交稻”株,而受到启发,立志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70年11月23日,在袁隆平构想指导下,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岛南红农场找到“野败”,为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1974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翌年作晚稻栽培1.33公顷,攻克了“优势关”。
1977年,袁隆平总结了10年来丰富的实践经验,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82年8月26日,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是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院士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颁授奖励证书和奖金(500万元)。
2003年10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期间,3日专程赴袁隆平院士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充分肯定了他们作出的重大贡献。
2005年8月13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前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了解杂交水稻研究情况,看望袁隆平院士。
2007年1月28日,“和谐中国.2006年度影响力人物”大奖在京颁发,袁隆平位列获奖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