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草履蚧

分类:绵蚧科Monophlebidae,同翅目Homoptera。

产地: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河南、青海、内蒙古、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湖北、贵州、云南、重庆、四川、西藏等地

典型的雌雄异性昆虫成虫;雌体长10mm,无翅,椭圆形,背面隆起似草鞋,黄褐至红褐色,疏被白蜡粉和许多微毛;雄体长约6mm,翅展10mm,头胸黑色,腹部深紫红色,触角念珠状10节,黑色,略短于体长;前翅紫黑至黑色,前缘略红;后翅特化为平衡棒。春天和夏天出现。

【别名】草鞋蚧,桑虱。

【学名】Drosicha contrahens

【危害对象】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月季、红枫、柑橘等花木。

【危害征状】若虫和雌成虫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叶片和枝杆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早期落叶。

【形态特征】

(1)成虫:雌成虫体长达10毫米左右,背面棕褐色,腹面黄褐色,被一层霜状蜡粉。触角8节,节上多粗刚毛;足黑色,粗大。体扁,沿身体边缘分节较明显,呈草鞋底状;雄成虫体紫色,长5~6毫米,翅展10毫米左右。翅淡紫黑色,半透明,翅脉2条,后翅小,仅有三角形翅茎;触角10节,因有缢缩并环生细长毛,似有26节,呈念珠状。腹部末端有4根体肢。

(2)卵:初产时橘红色,有白色絮状蜡丝粘裹。

(3)若虫:初孵化时棕黑色,腹面较淡,触角棕灰色,唯第三节淡黄色,很明显。

(4)雄蛹:棕红色,有白色薄层蜡茧包裹,有明显翅芽。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上中越夏和越冬;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二旬,在土中开始孵化,能抵御低温,在“大寒”前后的堆雪下也能孵化,但若虫活动迟钝,在地下要停留数日,温度高,停留时间短,天气晴暖,出土个体明显增多。孵化期要延续1个多月。若虫出土后沿茎杆上爬至梢部、芽腋或初展新叶的叶腋刺吸危害。雄性若虫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垌化为雄成虫,羽化期较整齐,前后·星期左右.羽化后即觅偶交配,寿命2~3天。雌性若虫3次蜕皮后即变为雌成虫,自茎杆顶部继续下爬,经交配后潜入土中产卵.卵有白色蜡丝包 裹成卵囊,每囊有卵100多粒。草履蚧若虫、成虫的虫口密度高时,往往群体迁移,爬满附近墙面和地面,令人厌恶。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在雄虫化蛹期、雌虫产卵期,清除附近墙面虫体。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红环瓢虫。

(3)药剂防治:孵化始期后40天左右,可喷施30号机油乳剂30~40倍液;或喷棉油皂液(油脂厂副产品)80倍液,一般洗衣皂也可,对植物更安全;或喷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作用快速,对人体安全;或喷5%吡虫啉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施用化学药剂,尽量少损伤天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