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侗拳是湖南侗族的一个拳种,流传在新晃、通道、正江3个侗族自治县的侗乡。据传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从外地到侗乡来避难的一个武士,病例在侗寨“鼓楼”里,受侗族青年杨文先的照料护理痊愈后,武士为报答杨文先的救护之恩,将武术传授给杨,经演变而成今天的侗拳。

侗拳讲究内练“心、神、意、气、力”,外练“手、眼、身、腰、腿”,特点是近身短打、发劲猛,擅长手桥功夫,少脚法,转身灵活四面出击;步形走“田”字形和“凶”字形;拳路紧凑,通常能在一张2米见方的桌上演练套路。练功方法有:拳面(锋)功、指掌功、桩功、腰腹功、排打功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