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沈萍

1.武汉大学微生物学课程组组长职称职务: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

微生物学及微生物遗传学

研究方向:

(1)细菌质粒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的水平转移;

(2)嗜盐古生菌及其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和热化学研究;

(3)原核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实用工程菌株的构建。

个人简历

1965年7月 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学系微生物学专业(本科)

1965年9月-1968年7月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微生物室,生化遗传专业研究生毕业(当时我国无学位制)

1968年7月-1972年6月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微生物室助理研究员

1972年7月-1986年5月 武汉大学生物系,讲师,副教授

1986年5月-1988年6月 美国波士顿生物医学研究所(BBRI)访问学者,进修分子生物学

1988年6月至现在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曾任全国高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微生物学科组副组长)、武汉市科技智囊团成员、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分子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基础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教学工作】

一、教学经历

1、微生物学(本科生专业必修课),2000起担任武汉大学微生物学课程组组长(责任教授)。

2、微生物遗传学(本科生专业指定选修课)

3、分子遗传学(研究生学位课程)

4、分子微生物学技术(研究生学位课程)

二、主持的教改项目

“微生物学如何现代化的研究”,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创名牌课程项目,1998~2003

三、教材及教改论文

独编、主编(译)、合编(译)教材9本,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多篇,目前还承担国家十五重点教材“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及教育部一类精品教材“立体化微生物学教材体系的建设”的主编任务。

四、教学获奖

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5(1993年);

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5(1993年);

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排名第1(2002年);

国家理科基地优秀创建名牌课程项目,排名第1(2001年);

第三届湖北省优质课程,排名第2(2003年);

武汉大学师德标兵(2001年);

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4(2003年);

全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995年)。

【科研工作】

一、研究项目

主持了七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省、部级重点项目;一项国家大型企业的科研课题;一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多项省、市其它科研项目,并且是一项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的主要参加者。

二、近期的代表性论文(均为通讯作者)

(1)Liu Guosheng, Liu Yi, Chen Xiangdong, Liu Peng, Shen Ping*,Qu Songsheng. Study on interaction between T4 phage and Escherichia coli B by microcalorimetric method.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03, 112: 137-143

(2)Xuecheng Ye, Jianhong Ou, Lina Ni, Wanliang Shi, Ping Shen*.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lasmid from extremely Halophilic Archaea: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function analysis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03, 221:53-57

(3)Li Wenhua, Liu Yi, Zhao Ruming, Xie Zhixiong, Shen Ping* , Qu Songsehng. Effects of La3+ on the competence of Escherichia coli as studied by microcalorimetry.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03, 91:267-275

(4)Li Wenhua, Zhao Ruming, Xie Zhixiong, Chen Xiangdong, Shen Ping*. Effects of La3+ on growth, transform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of Escherichia coli.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03, 94:167-177

(5)Yang Yang, Yu Ping Huang, Ping Shen*. The 492bp RM07 DNA fragment from the Halophilic Archaea confers promoter activity in all three domains life. Current Microbiology 2003

(5)Y.-P. Huang, Y. Liu, P. Shen*, S.-S. Qu. A Microcalorimetric method for studing Halobacterium Halobium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2003, 74

(6)Liu Peng, Liu Yi, Xie Zhi-Xiong, Chen You-Gui, Zhao Ru-Ming, Shen Ping* Qu Song-Sheng Microcalorimetric studies of the toxic action of La3+ on Halobacterium Halobium R1 growth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3, 21:693-697

(7)Zhao Ruming, Liu Yi, Xie Zhixiong,Shen Ping*, Qu Songsheng. Microcalorimetric study of the action of Ce(Ⅲ) ions on the growth of E. coli.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02, 86:167-

(8)A.Abderrahmane, L. Yi, G. Wen-Ying, S. Ping*, Q. Song-Sheng. Microcalorimetric studies on the promoter function in E.coli TG1 from P. Maltophilia AT18 Chromosome DNA.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2002, 68:909-916

(9)L. Ruan, Y. Liu, Z. Gao, P. Shen*, Q. S. Sheng. Microcalorimetric study on expression of foreign genes in Bacillus thuringiensis.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2002, 70:521-525

(10)L. Run, Y. Huang, G. Zhang, D. Yu, S Ping*. Expression of the mel gene from Pseudomonas maltophilia in Bacillus thuringiensis. Letter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2, 34:244-248

(11)Xiangdong Chen, Peiyi Guo, Zhixiong Xie , Ping Shen*. A convenient and rapid method for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E. coli with plasmids.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2001, 80: 297–300.

(12) Wang, G., Aazaz, A., Peng, Z and Shen, P.* Cloning and overexpression of a tyrosinase gene mel from Pseeudomonas maltophia,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 2000,185: 23-27.

2.大校沈萍(1919~1981)原名申其新,南汇县六灶镇其成村二组人。1919年农历四月十一出生于农民家庭。新陆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盐仓小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12月,抵达西安,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被分配去云阳青训班学习,不久又被调至山西洪洞牧马镇八路军一一五师军政干校继续学习。1938年2月,日军进犯晋南,随校西上,抵延安,驻洛川。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8月,被分配赴抗日前线山东鲁中部队四支队工作,曾任团政治处宣传干事、连指导员、支队宣传科文教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又先后任团政委、副师长、师长等职。解放后,1950年11月被调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任师长。1952年因病回国治疗,经休养后,又先后出任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参谋长、舟嵊要塞区副司令员、顾问、南京军区炮司顾问等职。

沈萍参加工作后,长期位于战斗第一线,先后参与大小战斗百余次,较大的战斗有:抗日战争时期有红五月沈家岭战斗,淄河反顽战、泰山反扫荡战、历山九一八反扫荡战,古城伏击战、淤池突围战,南沂蒙反扫荡战、河北歼灭战等;解放战争时期有淄博保卫战、莱芜战役、孟良固战役、泰安战役、荷考战役等;抗美援朝时期有二次战役、四次战役中的三八线南北阻击战和五次战役中的金化防御战等。1954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获国家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又被评为军内九级(军级)干部。

沈萍体质较差,年轻时,早在盐仓小学任职期间已患有肺结核病,参加工作后,虽经数次治疗,未能痊愈,1981年9月1日10时病故于南京。

市场营销领域实战派讲师:专家简介:

曾服务于飞利浦小家电中国/香港,在品牌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组织运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北京大学国际MBA客座讲授市场学。

擅长领域:

营销策略 企业战略 市场研究;品牌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组织运营管理等方面。

工作经历:

上海胜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大学国际MBA客座讲授市场学。

曾服务于数家跨国公司,其中包括飞利浦小家电中国/香港,主管市场营销及全国重点客户等业务,有骄人业绩,并在品牌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组织运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部分著作被收入北京大学国际EMBA市场学教材。

是热门电视栏目《品牌故事》的常邀嘉宾。和北大国际MBA合作研究消费者行为以及消费品市场渠道变革。

教育背景:

中欧EMBA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