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相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慈相寺

【地理位置】慈相寺在山西省平遥县城东7.5公里的冀郭村北,原名圣俱寺,宋仁宗庆历年间始建麓台塔,皇祐三年(1051)改为慈相寺。宋末寺焚塔毁,金天会年间在旧塔址起塔,又修殿宇、楼亭十多座。现存除正殿与砖塔为金代遗物外,余者是清代重建之物。

【景点介绍】寺院坐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南枕丘亘,北临樱涧河,占地22427平方米,山水映抱,蔚为壮观。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为山门、戏台、前殿、正殿和麓台塔,东西两侧有钟鼓楼和廊窑。此外,寺内现存碑碣8通,古柏5株。主建筑大雄宝殿五间,殿顶悬山式,彻上露明造,用材硕大古朴。殿内现存“三身佛”坐像和壁画100余平方米,均系金代作品,而且是高手之作。

麓台塔平面八角形,高48.2米,九层楼阁式砖塔。塔座南为抱厦门,四周建窑洞16孔。塔身二至七层筑斗拱,八、九层为素面。塔顶为覆盆莲瓣形,塔刹已毁。塔内空心,各层间有楼板、木梯,各层南北向开明窗。寺内所存宋庆历六年(1046)《大宋西河郡圣俱寺麓台山碑》,高五米多,书法艺术极精,是研究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2001年06月25日,慈相寺作为北宋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