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山派
该派是梅县地区的一个拳种,是大埔县坡头坑刘凤山所创,已有200多年历史。刘约生于清朝中叶,从小习武,壮年闯荡江湖,以卖药和授徒为生。经常来往于大埔、潮州、澄海、丰顺一带,授徒不少。该派流传于梅县、大埔、潮州、丰顺、澄海等地,习艺者水上居民较多。大埔县刘凤山派拳术路套有14套,器械套路有12套,对拆套路9套。
刘凤山派拳法,能开能合,能屈能伸,变化性强。在地方窄小处则短桥短马,小冲小打;在地方宽阔处,则长桥长马,横冲直撞;进攻时跟进紧迫,左右开攻;防守时,内拨手,单鞭劈掌,连消带打。
该派是梅县地区的一个拳种,是大埔县坡头坑刘凤山所创,已有200多年历史。刘约生于清朝中叶,从小习武,壮年闯荡江湖,以卖药和授徒为生。经常来往于大埔、潮州、澄海、丰顺一带,授徒不少。该派流传于梅县、大埔、潮州、丰顺、澄海等地,习艺者水上居民较多。大埔县刘凤山派拳术路套有14套,器械套路有12套,对拆套路9套。
刘凤山派拳法,能开能合,能屈能伸,变化性强。在地方窄小处则短桥短马,小冲小打;在地方宽阔处,则长桥长马,横冲直撞;进攻时跟进紧迫,左右开攻;防守时,内拨手,单鞭劈掌,连消带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