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13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1008

品种名称:中黄13

品种来源:豫豆8号/中90052-76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审定情况:2001年天津市、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5~108天。春播为130~135天。株高50~70厘米,系半矮秆品种,适于密植,抗倒伏性强。主茎节数14~16节,结荚高度在10~13厘米,有效分枝3~5个。粒形圆,种皮黄色,百粒重为24~26克,脐褐色,紫斑粒率和虫蚀率低,商品品质较好。中抗孢囊线虫和根腐病。本品种增产潜力大,如肥水等管理措施得当,亩产可达250公斤左右。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安徽省区试,两年区试安徽平均亩产202.73公斤,较对照增产16.0%;1998和2000年参加天津市区试,1998年平均亩产163.8公斤,与对照持平;2000年平均亩产157.6公斤,较对照增产5.1%。2000年参加安徽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1.96公斤,较对照增产12.71%。1999-2000年参加天津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6.85公斤,较对照增产18.15%。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密度1.7~2万株,根据土壤肥力来调节,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最好在前茬施进或播前施进。每亩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钾肥5公斤。开花前后,注意防治蚜虫。整个生育期注意防治病虫害。注意前期锄草,后期及时拔大草。本品种属大粒型,在出苗及鼓粒期需要充足水分,应及时灌溉。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省淮河流域、淮北地区、天津市种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